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舞孃騙很大》Hustlers

光看這部片的介紹,會很容易想到《華爾街之狼》(Wolf of Wall Street):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群鋼管舞舞孃聯合起來,開始針對華爾街交易員詐財。但這部片的處理方式,卻讓我想到馬丁史科西斯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

《四海好傢伙》充滿了男性、男性的情誼,因為這些男性情誼,讓劇中人可以成為黑幫,可以幹下大案子。但也因為如此,最後他們分崩離析,主角雷李奧塔最後坐上的污點證人席,指控他的黑幫兄弟。電影最後的鏡頭是這位污點證人加入了聯邦調查局的證人保護計畫,改頭換面在某個郊區過著低調的生活,鏡頭橫向移動,拍到他出門撿報紙,抱怨這是最無聊(平淡)的生活。

《舞孃騙很大》(Hustlers)對我來說,幾乎就像是在看《四海好傢伙》那樣有趣。我不知道這是編導蘿倫絲卡法莉亞(Lorene Scafaria)有意或無意的結果。還是製片搭檔威爾法洛、亞當麥凱,他們從過去合作的許多諷刺喜劇得到靈感,發現把真實故事拍成電影的最好方式,就是在電影裡頭不斷提示觀眾,「這是一個經過編導消化過的改編」。以往要達到這個目的,會有打破第四面牆,對著鏡頭(觀眾)傾訴他的心情等作法(《四海好傢伙》最後也是這樣),但威爾法洛、亞當麥凱的作法,會找很多名人來客串,扮演他們自己,像是講述金融海嘯來龍去脈的《大賣空》,就有很多名人對著鏡頭解釋種種金融亂象、術語是怎麼來的。

所以《舞孃騙很大》某個程度來說,儼然就是《大賣空》的另外一個版本,只是這回那些華爾街交易員都只是過場、儼如走馬燈的人物,主角是那些原本只是陪襯他們狂歡,卻是真真實實被金融海嘯影響到的小人物,也就是這群舞孃們。

威爾法洛、亞當麥凱製作的電影,如果是改編真人實事的題材,很喜歡不斷提醒觀眾,「這是假的」「這是我們的版本」,《舞孃騙很大》就如劇情所取材的記者報導,讓茱莉亞史緹兒(Julia Stiles)扮演記者,讓她採訪吳恬敏的角色。她們對話、彼此質問,甚至受訪者跟採訪者的互動,還會跟受訪者講述的「歷史」有所對照。特別是吳恬敏的角色回憶如何在廚房製造「迷藥」,卻幫記者燒開水泡茶,鏡頭在兩個瓦斯爐的特寫中穿梭,讓觀眾也忍不住開始懷疑,最後那杯茶能喝嗎?

當吳恬敏的角色不想再接受訪問,她關掉記者放在茶几上的錄音機,電影瞬間陷入無聲,但演員們卻繼續在動作,直到茱莉亞史緹兒被趕出門後,電影的音效才回來了。我覺得這一場戲非常棒,真的把《舞孃騙很大》的「真實人物改編」的後設狀況,發揮到淋漓盡致。

記者的角色已經在宣告「好萊塢版本的總是真假難分」,但更有意思的是好幾個鏡頭的處理上,真的頗有《四海好傢伙》的神采。《四海好傢伙》最有名的長鏡頭,就是主角雷李奧塔帶女友去夜總會,但是門口太多人擠不進去,沒問題,他有關係就帶著女友走後門,從廚房一路走回夜總會的舞台前方,讓侍者當場替他搬來一張桌子,顯示他的門路之廣、超級VIP的地位。《舞孃騙很大》的開場也是吳恬敏,一路從休息室後台,走上鋼管舞的舞台,再下台走入鋼管舞的觀眾。

更有意思的是,《四海好傢伙》真正的主角、戲份最多是雷李奧塔,不過看完之後大家都記得勞勃狄尼洛(畢竟他是影帝呀,跟老江湖搶戲是不可能的))。《舞孃騙很大》戲份最多是吳恬敏,這齣戲分明是她扮演的角色接受記者採訪,然而從頭到尾活在她嘴巴裡頭的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卻能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她一出場就是貨真價實的鋼管舞表演(雖然這段有點短),台前台後各種狀況都鎮住全場。她的角色有各種面向,舞孃、母親、媽媽桑、釣凱子高手、趴踢女郎,或者就像當事人所形容的,這號人物根本就是詐財集團的CEO。

《舞孃騙很大》並不像《瞞天過海:八面玲瓏》《詐騙女神》,也是女性為主角的詐騙電影那樣,有著甜美泡泡包裝的娛樂價值。電影在很多時候反而告訴觀眾,這些偷拐搶騙的伎倆非常的辛苦,所有辛苦換來的事物並不能填滿人生,反而讓她們掉進了無法停止的惡性循環,那是比缺錢更痛苦的折磨。

電影出現的流行音樂也非常有趣,雖然是沿用當年的現成歌曲,但這些歌曲都成為劇中人的心聲寫照、暗示劇情走向。整部片在Janet Jackson的〈Control〉中展開,在〈Miss You Much〉中結束。珍妮佛羅培茲跳鋼管舞的歌曲是〈Criminal〉,劇情中間的User的〈Love in this Club〉也真的很妙。

有點可惜的是,威爾法洛、亞當麥凱合夥的製作公司,因為《福爾摩濕與滑生》賣座跟評論都很糟糕,已經宣告拆夥。能在這節骨眼上看到《舞孃騙很大》,反而覺得很高興,不知道這種方式權勢「真人實事」改編,是否會在未來成為主流。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