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9日 星期四

《名偵探柯南:銀翼的奇術師》

經過了以電視卡通影集的推波助瀾,柯南每年也不能免俗地轉戰大銀幕,以比較優厚的製作預算展現這齣卡通的生命力。而在最新一集電影版的《名偵探柯南:銀翼的奇術師》,巧妙地以聲東擊西的方式,將三個看似無關的劇情融合為一,小小玩弄了「三幕劇」的公式,卻給整體帶來提升的成績。

柯南的出現,很明顯是因為「金田一」的成功,於是把主角設定在小學生、訴求小朋友讀者的推理漫畫也隨之誕生。不過,為了延長這個漫畫的壽命,柯南在近期作了些改革與變動,將原本追逐「黑衣人集團」首腦的主幹,解開誰縮小了柯南之謎,改為跟怪盜基德的對抗。若說柯南是影射福爾摩斯,怪盜基德當然就是在影射亞森羅蘋。這種勢均力敵的正邪拉鋸戰,使得整個故事不會過於嚴肅,更能融入許多其他流行文化來豐富內容。

在《名偵探柯南:銀翼的奇術師》一開始,偵探毛利小五郎奉命保護舞台劇女星牧樹里,因為怪盜基德送來了一封密碼信,揚言要在演出的最後一晚,於舞臺上將牧樹里手上的名貴鑽戒偷走。其實怪盜基德這樣做,也非常的「楚留香」(這兩人都非常會易容術),故事立刻被引導為盜寶攻防戰,觀眾也開始動腦想基德會怎麼現身。誰知在演出當晚,毛利小五郎在查驗眾人身分時,戒備森嚴的後台居然跑出了工藤新一!這當然是基德假扮的,劇情也變成正牌的柯南對決冒牌的新一。

不過奪寶只是好戲,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密室殺人」的解謎。逃過一劫的牧樹里,竟然在隔天邀請大家搭機前往北海道度假的長途班機上,被人毒死。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編劇之前交代在後台一一查驗眾人的身分,目的不是在揪出基德,而是在提供破解這場謀殺案的人際關係線索。但是當案子正偵破之際,整個故事又轉了一百八十度,長途飛機的正副駕駛都出了意外,於是柯南等人必須想辦法安全降落,否則的話就會演變成空難,整齣戲的氣氛又緊張起來。

雖然整部電影前後共有三個主要任務(「阻止基德」「找出兇手」「緊急降落」),但是每個任務卻是環環相扣,甚至在前一個任務進行時,編劇已經提供了你下一個情節所需的線索,於是觀眾在整齣戲都會跟著柯南一起動腦,也頗有觀賞「馬蓋先」影集的樂趣。這樣的做法當然是看電視卡通比不上的,突顯了電影版的特色。此外在處理緊急降落的場面上,也製造了災難電影的危機,柯南的智慧除了刑事案件的偵查,也擴大到駕駛民航機,整部片的格局也不斷被拉大,而非單純地在解決「人是誰殺的」。

相較於柯南受困於小學生的體格與外表,對編導而言,怪盜基德顯然比較容易發揮(他不斷問小蘭的三圍,這種限制級的舉止當然不能讓柯南做),加上他又會易容,於是怎麼安排出場都非常合理。儘管基德不斷地替柯南帶來麻煩,事實卻是替影片不斷製造轉折與高潮,也就難怪最後這兩個敵對的人物會發展出惺惺相惜的友情,好比《絕命追殺令》的哈里遜福特與湯米李瓊斯。就因為有個不受傳統推理約束的基德,才讓《名偵探柯南:銀翼的奇術師》產生新的變化,這是一次聰明地以反派替主角人物帶來新的生命。



2004年7月23日 星期五

《加菲貓》

由於《史酷比》大賣,好萊塢連忙急著推出同類型的產品。既然卡通狗都登上大銀幕,那麼這回就換頭貓吧。在這樣的邏輯下,《加菲貓》也跟著大展拳腳,進軍影壇。
 
不過《加菲貓》顯然比較聰明,這部片不像《史酷比》,把電腦繪圖的動物主角戲分與模仿卡通造型的人類演員平分。相反地,《加菲貓》電影的重心就是這隻貓。幾乎每個鏡頭都有他,看的出來製作預算通通花在打造這頭貓身上,竭盡所能讓他栩栩如生。在欣賞這部電影的早上,我才剛替我養的貓咪洗了個澡,所以腦海中對於貓咪的習性都還印象深刻。於是當加菲貓在銀幕上使出種種「擺爛」「自私」「貪生怕死」的劣根性時,哈哈,真絕,貓咪就是這種德性(差別在於加菲二十四小時都這樣,真正的貓一整天大概只有幾小時會這樣)。
 
然而影片不光只是讓加菲延續他在漫畫、卡通的性格而已,也繼續他一貫擬人化的行事風格,達到反諷人類的目的。譬如,他說「人類最好的朋友,電視機」「誰都不可以欺負歐弟,除了我以外」,種種標準「加菲性格」的對白。當他發現主人老姜為了追女孩,領養了小狗歐弟回家,加菲所爆發出的忌妒心,以及他面對主人偏心的感嘆(連同流浪動物的傷感),也都是讓觀眾容易感同身受的情緒,也間接加強影片的深度。這點遠比光讓他淘氣胡鬧,更有效果。
 
至於本片的那些人類演員呢?好像不怎麼受寵,最起碼導演不太在乎他們。可是這樣也不錯,因為躍上大銀幕的加菲總是要發展自己的生命。在漫畫、卡通當中,加菲說話時是不開口的,目的在表示動物內心的想法。不過在銀幕上,加菲說話會開口,但不等於他會跟人類溝通,因此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明白這點:老姜依舊聽不到也聽不懂貓咪的話。
 
儘管漫畫與卡通的加菲,訴求的是成年人,電影的加菲訴求的是小朋友,但是它們都讓我哈哈大笑,也讓我想起自己養的那頭貓咪。我拍拍牠的腦袋,瞧瞧牠的睡姿。是的,每頭貓都有那麼一點點加菲,所以我才喜歡這部片。







2004年7月21日 星期三

《辣妹過招》Mean Girls

我唯一能給《辣妹過招》這部片的評語,就是「快,去看吧!」
凱蒂是個沒上過學的女孩,原因是她長年隨雙親在非洲觀察野生動物,完全沒有跟同儕相處經驗的她,因為雙親回到美國就業,也進入了高中校園。她飽嘗被冷落、不被認同,事事都要碰壁的經驗,讓她極度渴望友情。於是當學校的風雲人物蕾蕾對她釋出善意,凱蒂覺得自己踏出了一大步,但是同時也被警告蕾蕾是個壞心眼的女孩,跟她交朋友沒那麼容易。於是凱蒂就在摸不著頭緒的狀況下,捲入了爾虞我詐的遊戲,越玩越起勁。
這部片跟你以往所熟悉的YA電影最大差別之處,它不打算對任何主角的作為提出道德批判(雖然她們都得到懲罰與教訓),它也不想拿青少年各種行為大驚小怪(就像我們的媒體炒作把蹓鳥俠事件),更不想把青少年扁平化。相反地,它讓觀眾隨著凱蒂的境遇感同身受:到底融入一個團體生活,應該表現自我顯得出眾,還是壓抑自我顯得平凡?我們該拍馬屁、當跟屁蟲,比較容易在社交生活上與別人平起平坐,還是該打倒風雲領袖,取而代之,獨領風騷呢?凱蒂以為這些事情都有標準答案,其實不然,即使當她處處討好他人、自我犧牲,也不見得如願,群體生活的課題其實比課業還要棘手。
看著銀幕上凱蒂摸索與受挫的過程中,我赫然發現這也是我在社會大學所得到的教訓。我們都曾極度需要別人對我們的肯定,也曾在慌亂之際,乾脆不擇手段,只求結果不求過程。亦或曾淪陷在批評別人的毒舌樂趣(這是身為一個影評作者常有的毛病),忘記了真正的現實不會因此而變得容易,麻煩跟著消失。在許多畢業生踏入社會就業的時刻,這部片更適合他們欣賞,當做社會大學的入門指南。
沒錯,大多數人選擇看電影的標準,都是有沒有大卡斯、大特效,或者引人入勝的故事。就這幾個標準來衡量,《辣妹過招》似乎無法得到滿分。但是,這部以美國高中女生校園生活為背景的喜劇,卻能把社會人際關係的弱肉強食描寫的淋漓盡致,不褒不貶,從中發展出處之泰然的價值觀。我說,這樣的一部電影,其價值超越許多千萬特效的傑作。



2004年7月1日 星期四

《蜘蛛人2》

彼得帕克就跟兩年前,我們頭一次在大銀幕上見到他的狀況一樣:努力地在大都市中討生活,做著一份自己不太喜歡但勉強有收入的工作,跟瑪莉珍的關係始終卡在好友的階段無法繼續進展,好友亨利則信誓旦旦要殺了蜘蛛人替父親報仇,掛念著寡居的梅嬸。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依舊是《蜘蛛人2》的主軸,而且更加糾纏不清;而彼得所景仰的長輩、一位可以跟他討論科學的先進,如同上集「綠惡魔」的由來,亦在一場實驗意外中成了蜘蛛人的死對頭「八爪博士」,他們在城市高樓展開前所未有的戰爭,打到你死我活。

某種程度上,《蜘蛛人2》可說是第一集在每個方面的加強、升級版,將第一集的所有元素都去蕪存菁,以便呈現更好的結果。但硬要說續集「只是把第一集重來一次」,好像也不盡然,因為第一集所有的安排都是在設定彼得帕克的身世,目的是讓大家認識他。但是這些設定在第二集卻只在乎一個效果:深入彼得帕克的內心世界。他生命中更加劇烈的每一件衝突,無論是友情、愛情、親情,以蜘蛛人身分所面臨的生死存亡,都讓觀眾更能進入他的心理狀態,對他感同身受,加強對他的認同。

這部片雖然是漫畫電影的續集,但是它又在許多方面拒絕承認自己是續集、嘲諷自己是漫畫電影、漫畫英雄必須為五斗米折腰,不斷地想掙扎出一個新的局面,在眩目的飛天遁地特效中,企圖給主角更多的空間,描寫他更多的內心世界。《蜘蛛人2》很炫地將第一集的劇情,以手繪圖卡的方式,濃縮在影片的開頭:第一集演了兩個多小時,我續集只要用不到五分鐘就可以用插圖說完。那些不明白導演山姆雷米挑選托比麥奎爾飾演彼得的人,會在接下來大篇幅的文戲,赫然發現只有靠他的演技,才能交代英雄在平凡生活所必須處理種種沉重的議題、個人的犧牲與付出,將蜘蛛人勾勒的更為立體。

身為一個大眾流行文化產物,《蜘蛛人2》對流行文化的引述與掌握,不亞於改編漫畫原著的努力。當他獨自阻止地鐵列車的失控危機,換來的是平民對他的尊敬,被他拯救的眾人起而保護「八爪博士」對他的攻擊。原本不願意承擔英雄重責大任的彼得,在一次火災現場救出小孩後,對自己的特異功能有了新的想法(蜘蛛人在兩集電影都有火場救人,卻有不同的下場)。這些安排,顯然是編導想藉由電影主角,向「911事件」的警消人員致上敬意。導演山姆雷米竟然把托比麥奎爾戲外腰部受傷的狀況,也反映在劇情中,讓彼得帕克扶著腰哀哀叫,身體直不起來,堪稱一絕。你甚至可以說,整部戲彼得都在猶豫著要不要繼續行俠仗義,其實是在影射戲外托比耍大牌、導致片商要換角的傳言。你會發現影片安排許多場景,都打破了彼得穿脫蜘蛛人服裝的某種界線,他既必須變身蜘蛛人「打工」,也在跟「八爪博士」的衝突中,打到面罩都掉了,這些細節都是打破了漫畫電影的公式、甚至是《蜘蛛人》本身的公式。

《蜘蛛人2》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男主角身上,努力在英雄身上挖掘平凡的特質,是一次勇敢、大膽,且不落俗套的嘗試。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導致反派「八爪博士」沒有旗鼓相當的安排,缺少了一點深度。幸虧「八爪博士」與蜘蛛人的打鬥場面緊湊精采,可以彌補這項缺憾。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