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魔球》Moneyball



我是在2011年11月13日看了《魔球》這部片,但,一直到了現在,我才能把電影帶給我的感受,真誠地寫下來。

布萊德彼特飾演美國奧克蘭運動家職棒球隊經理人,比利(Billy Beane),一個離了婚(小孩不在身邊)、球隊差一場就拿到聯盟冠軍、球隊好手被其他球隊銀彈挖角而去。比利的人生算不上失敗,但是他距離成功總是兩好三壞,總是那種懸而未決,處在未分高下的局面。

這是2002年全新球季的開始,無論過去一年打的好、打的不好,通通重新再來。問題是,比利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優勢。優秀的球員已經被挖角,老闆拒絕給他任何資源改善戰績,可想而知,迎接他這一整年的球季比賽,是輸到無顏見江東父老,一點機會也沒有。

既然沒有資源,比利只好拿現有的籌碼到處跟人交換,然後他碰上另外一個怪咖,彼得。彼得看球賽的方式跟絕大多數人不同,他統計球員攻守優劣的角度也完全不同,他把所有球員的表現,用自己的公式解讀、輸入電腦,跑出完全不同的數據。於是比利領悟到,他多年以來在職棒聯盟的想法都是錯誤的,既然沒辦法找到好球員,其實可以用別的方式達到同樣的目的,「魔球理論」於是展開。

理解是一回事,但要選擇走不一樣的路,則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你要終究面對(更多)困難、(更多)冷嘲熱諷,而且不見得比較容易。但你之所以選擇不同的路,不外乎像是比利一樣,走到死胡同了,死馬當活馬醫。

或者,其實你找到自己真正相信的理念(理想)。

《魔球》原名「Moneyball」,直譯就是「用錢打球」,只是比利沒有銀彈,他乾脆打「最低成本所能打到最好的球」。這不像是平價時尚,可以找大設計師然後發包工廠大量生產壓低售價,他所能雇用到的就是C咖、甚至D咖的球員。但比利反其到而行,到處去找這些被人忽略、被人遺忘、被人「嫌棄」一文不值的球員,讓他們有機會站上大聯盟。

看起來好像是「每個人有第二次機會」的勵志電影,才不。比利還是會解雇球員、請人走路,因為球隊窮到什麼也沒有,他更斤斤計較手上有的資源。

電影根本不是在歌頌美夢成真的棒球美夢,相反地,描繪這些所謂二流球員的篇幅很少,我們反而看到的是比利的忐忑不安。他是一個球隊比賽,就緊張到不敢到場邊觀戰(覺得會帶衰),只好在健身房不斷做運動、或開車聽著收音機轉播在空碼頭上亂轉、或拿個收音機不斷開開關關,情緒完全被球賽所牽動,卻又不敢在眾人前流露。

在另一方面,與其說「魔球理論」是給許多被職棒聯盟否定球員的「第二次」機會,還不如說,是給比利人生的第二次機會。原來他也曾是職棒選秀的金童,在眾人看好期盼中進入大聯盟。但人生的好運似乎到此用盡,他不斷在球場上吃癟,最後放棄球員生涯,轉戰球隊經理。

人若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是贏是輸都是心甘情願。比利直到實行「魔球理論」,才明白對自己身為球員的失敗經歷為何耿耿於懷,因為他不是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當時他只是迎合眾人期待。人到中年,比利決定放手一搏。

一直到電影結束,觀眾發現比利還是要堅持己見,他推掉了數倍金額的挖角合約,「Moneyball」變成一種諷刺,比利決定為自己信仰的棒球理論而努力。

有趣的是,在現實當中,比利的理論沒有當下發生作用,照樣輸了幾個球季,在電影當中則被改編成當季就看到成效,可見得他有多會撐。更有趣的是,比利繼續跟沒有對他多好的老東家續約,一直到2019年(?!),所以除非另有變數,他還要一直「魔球理論」下去(說不定到頭來,這套理論會被證明真的完全不靈也說不定)。

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因為「魔球理論」還是被許多球迷、球評批評到一無是處。但看著布萊德彼特詮釋的比利,在無路可退、勇往直前的環境中,既不想服輸,卻又難掩焦慮,對我有非常大的影響。

我明白我該放棄那些大家認為的「舒適」與「安逸」,我必須繼續走到一個眾人眼中的「疆域」,做一些大家認為過於「冒險」的事。

我明白這樣做的目的不光只是「好玩」、「刺激」、「別人沒做過」,而是因為,那才是我心底的聲音,我真正想做的。

我也想像比利一樣,率領一支史上最堅強陣容的隊伍,拿下冠軍。只是,那樣太輕而易舉,還有,那只是重複別人老早就做過的事。

相反地,可以在一片逆境當中,找到著力點,慢慢走出自己的道路,那會永遠都是屬於你的大道。

比利相信這一點。

我也是。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