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8日 星期二
情人節快樂!測試看看你知道這段影片裡頭有哪些愛情電影的片段!
This site is powered by the ICQ Time Panel � 2002 ICQ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e ICQ Time Panel is subject to the ICQ Terms of Service |
http://membercenter.foxhome.com/782/5533/index.asp?c=680333
《親家路窄》Meet the Fockers
This site is powered by the ICQ Time Panel � 2002 ICQ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e ICQ Time Panel is subject to the ICQ Terms of Service |
續集電影的樂趣之一,就是看劇中人「重蹈覆轍」。如果這樣的樂趣,是建立在《門當父不對》,這樣看「班史提勒怎麼倒楣怎麼好笑」的電影身上,那麼《親家路窄》的唯一企圖心,不是在製造班史提勒更多的災難,而是讓他的災難再來一次。
《親家路窄》很聰明地把這些災難,通通對照在前集發生過的糗事。於是觀眾開始拍手稱慶,所謂「倒楣不會有兩次」的定律,在這部片當然不管用,班史提勒繼續目睹各式各樣瘋狂的災難出籠。
一樣有失控的貓咪,一樣有馬桶意外,一樣有開男人胸部哺乳的笑話,一樣有叫他越吃頭皮越發麻、全家共進的晚餐,然後中間全部都是各式各樣,事與願違的瘋狂糗事發生,每一件都讓班史提勒飾演的男護士貴格,距離他想要的幸福越來越遠。
在上集觀眾已經學到勞勃狄尼洛飾演的傑克,是個有多認真、嚴肅、古板的人,而這集則有達斯汀霍夫曼跟芭芭拉史翠珊飾演的發克夫妻,生性自由、活潑、浪漫,看兩種天南地北的價值觀不斷地擦槍走火,以致於班史提勒冷汗直冒,想盡辦法在那邊自圓其說、越幫越忙,實在是情境喜劇的高明。我們雖然都承認,這些稀奇古怪的意外,要在現實生活一股腦發生的可能性不太高,但是的確有可能,所以影片的「誇張」「胡鬧」依舊,卻不會流於低俗,觀眾才會被說服班史提勒是活生生的倒楣鬼。
當《親家路窄》不斷冒出那些三八又有趣的笑話,我也突然領悟到,身為一個真正的演員,就是要「放的開」。我們早就曉得班史提勒有多麼為戲犧牲,而拿過奧斯卡獎的勞勃狄尼洛、達斯汀霍夫曼、芭芭拉史翠珊不斷地耍寶,拿自己的銀幕形象開玩笑,除了秀出他們駕輕就熟的本事,每個人非常清楚如何揶揄自我,以便讓觀眾開懷大笑。
身為一個觀眾,這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絕對值得你花錢買票去體驗。
《幻影殺手》Elektra
This site is powered by the ICQ Time Panel � 2002 ICQ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e ICQ Time Panel is subject to the ICQ Terms of Service |
《幻影殺手》是徐克的《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雖然,這部片是美國漫畫公司Marvel的原著改編,將《夜魔俠》的女主角艾莉崔獨立出來,敘述她死而復生後的冒險,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會跟《東方不敗》畫上等號的。但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為什麼一個美國的漫畫電影,會在劇情上、人物的設計上,大量地參考東方的武俠片呢?甚至以此為主角人物的論述根據?
幾乎所有的漫畫電影,都是被歸類於「科幻」題材,而所有的「科幻」其實都有其科學論述,也就是「Science Fiction is based on Science。像是《蜘蛛人》被基因改造過的蜘蛛咬到,所以才能飛天遁地。《綠巨人浩克》是被輻射線照射,才會變成大巨人。《夜魔俠》是小時候被化學廢料潑及,失去了視力,卻增加了其他五官的能力,甚至可以看到音波。《刀鋒戰士》的半人半吸血鬼能力,則是母親懷孕時被吸血鬼攻擊,所以才有這樣的遺傳。就算是沒有超能力的《蝙蝠俠》,則是因為家財萬貫,因此很有錢可以在家研究各式各樣的行頭,讓他上天下海。
可是上述的規則,完全不適用《幻影殺手》,整部片沒有任何科學論述,而是活生生直接引述東方的思想。我們死而復生的女主角叫做伊蕾莎,她被具有神秘力量的師父H「無常功」救活之後,跟著師父隱居修行,但是她始終無法忘記自己內心的暴力陰影,被逐下山。回到紅塵俗世,她以殺手當職業糊口,直到一樁任務讓她與另一門派「魔手」發生了衝突,雙方於是爆發你死我活的戰爭。你瞧,這段劇情大綱,如果不是金髮碧眼的演員們擔綱,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武俠小說的場景:講著哲理的師父,名山、白雲、梳著頭套的人物,各種兵器與暗器,還有每個人出手前一定會解釋自己的招數,還加上一句「納命來!」
於是,你把《幻影殺手》的現代景物全部拿走,忽略那些手機、汽車、渡輪等等的文明產物,這的確是一則屬於東方的武俠傳奇。劇中「魔手」出動的反派刺客都非常搶眼,每個人拿手的武功更是結合了忍術與幻術,好萊塢的特效、剪接,還有不輸給港片的弔鋼絲功力在此幫了很大的忙。
如果說《駭客任務》是借用武俠片的武功,來講述科幻片的內容;而《追殺比爾》則是故意模仿邵氏武俠片的規則,重新演繹江湖恩仇;《功夫》則從粵語片取經,融合了中國人各種武俠的典型;《幻影殺手》那些高來高去的正邪爭鬥,就真的是《東方不敗》才會有的超現實。但是《幻影殺手》雖然借用了武俠片的包裝,卻少了真正懂武俠片邏輯的人在幕後操刀,以致於伊蕾莎的死而復活,充其量只有視覺上的炫目,在故事邏輯上沒有營造出兩強相爭、正邪對決的高潮。隨便就被幹掉的反派,是無法突顯出英雄的重要。
已經製作許多漫畫電影的美國Marvel公司,這次會大量引述東方武俠片的邏輯,當作整部片發展的根據,的確是一大突破。也許老外也在納悶,究竟漫畫電影還能紅多久,想要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注入不同的生命力。可惜的是,就連香港會拍武俠片的人才也少了(港片聲勢的確不像以往《東方不敗》那樣旺),好萊塢也只有一個昆汀塔倫提諾,死而復生的《幻影殺手》,因為沒有一個真正懂武俠片精髓的好師父,終究無法在險惡的江湖闖出名號。
《偷情》Closer
This site is powered by the ICQ Time Panel � 2002 ICQ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e ICQ Time Panel is subject to the ICQ Terms of Service |
延續我之前推薦《奪魂鋸》的理由,我也要推薦《偷情》。一部是B級血腥恐怖片,一部是探討男女關係的文藝片,他們怎麼可以放在同一個標準上呢?他們怎麼可以等量齊觀呢?答案是「七十二小時編劇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編劇可以編寫各式各樣的劇情,但是要在「壓低成本」「以提高拍攝可行性」的兩大前提下,把所有不必要的場景通通濃縮,用劇中人的對白來交代過去即可。賓果!《偷情》示範了以這樣的理論,也能拍出精采絕倫的文藝電影,而且每幕都直指人心。
故事從倫敦街頭開始,導演麥可尼克斯以長鏡頭拍攝一對迎面而來的陌生男女,在一票匆匆路過的行人當中,似乎有什麼在他們的眼神中流轉著。突然間,一場交通意外,讓他們相逢了。
艾莉絲是來自紐約的脫衣舞孃,她離鄉背井是要切斷過去的一段感情;丹是報紙訃聞版的記者,寫些文過飾非的消息是他的職責。當丹的小說要出版了,攝影師安娜替他拍宣傳照,兩人透過鏡頭也展開了一種交流。但是已經有了艾莉絲的丹,既然得不到安娜,只好假借她的名義上網跟男人聊天洩恨,結果卻意外撮合醫生賴瑞與安娜的相識,使得四個人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
劇本一個高明的地方,也就是這四個男女的立體化。每個角色所作所為的心理動機,都跟他們的職業緊密地相扣。艾莉絲是脫衣舞孃,平日她跟男生在對話時,語氣完全的挑逗,但是當她在舞廳工作時,語氣又完全制式的職業化。丹是寫訃聞的記者,專門美化死者的生平事蹟,所以他才會對女人攻心為上、專門偷心。安娜是攝影師,擅長拍攝與觀察人物,鏡頭底下是什麼,她就拍什麼;所以她能識破也容易被識破,劇情因而好幾個轉折。賴瑞是醫生,注重器官功能的正常運作,讓他成為一個講究感官刺激、官能至上的人,甚至最後找出感情失敗的因素,對症下藥。
這部片充滿時下男女交往的各種元素,網路性交、出軌、精神外遇、劈腿........但是有趣的是,每次觀眾遇見他們的時候,每一幕跟下一幕之間呢,已經有好些時間的差距,有時候是數個月、有時後是一年。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沒有演出來,線索都在彼此之間的對話中。編劇這樣的安排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不必把中間的過程拍出來,節省成本;第二由於「隱匿不說」,讓觀眾也陷入劇中人的情境,也想質問對方「你到底有沒有(出軌)」「你有沒有跟他/她怎樣」。是的,電影在男女雙方猜忌時的質疑,說與不說,還有揣測對方為何說與不說,有沒有說實話,讓《偷情》從頭到尾都瀰漫在這股情愛猜忌的氣氛之中,製造出前所未有的張力。
因為這樣的編劇手法,讓觀眾陷入了劇中人的情境,也就能設身處地瞭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在愛情的猜忌中,沒有人是對、也沒有人是錯,大家都以愛為藉口,做些自認為對愛情有益的事情。就電影拍攝的觀點來看,沒有拍出來的部分不僅省下製作費,還不斷拉高了劇情的張力(觀眾會跟劇中人一樣陷入猜忌的循環)。《偷情》明明是一部有關外遇的電影,從頭到尾卻沒有床戲,不必靠大明星脫光衣服,一樣高潮迭起又扣人心弦。
雖然《偷情》是根據舞台劇改編的,所以編劇在動筆的時候,關心如何在舞台上表現的可能性居多。但是電影版本的《偷情》,又再次給觀眾以及所有電影工作者上了很寶貴的一課:人的想像力,永遠是最偉大的素材。就像愛情當中,沒有清楚交代的部分,才會最讓人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