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3日 星期四

《明天過後》

在肩負吸金重任的暑假檔《明天過後》當中,最引人入勝的不是那些特效畫面所製造的災難場景,也不是帶有濃厚警世意味的劇情,而是一波接一波的絃外之音。

本片的編劇兼導演羅倫艾默里奇,是個從德國到好萊塢發展的電影工作者,他之前的《ID4星際終結者》《酷斯拉》《決戰時刻》,都是以特效畫面包裝簡單的劇情,然後讓好萊塢以各種無孔不入的行銷手法,讓世界各地的觀眾搶著買票,在暑假檔攻城掠地。而這三部片,不約而同地都是在渲染大美國主義。美國總統打掛了侵略地球的外星人,領導全世界反攻;靠著核能生物學家與美國軍方的合作,殲滅了肆虐紐約的怪獸;欺人太甚的英國軍隊,喚醒了美國殖民地自主意識,最後引爆了新大陸的革命運動。沒錯,這些電影的劇情都簡單的可以,但是永遠讓美國人扮演扭轉關鍵的英雄。

然而《明天過後》卻完全不是這樣,美國人在劇中的下場淒慘,而且是活該的那種淒慘。

電影花了很多篇幅,來交代羅倫艾默里奇最喜歡的那種特效災難奇觀,而且因為觀眾已經看多了這種奇觀,反而不會有緊張的感覺,我個人就覺得挺好玩的。因為龍捲風襲擊洛杉磯公路的鏡頭,真的有像《龍捲風》那部片模仿的意味。奇怪的是,劇中的美國政府,看待這些災難的反應,比我這個觀眾還要局外人,他們也不把男主角的警告當一回事。結果就是大海嘯淹沒紐約,全美民眾四處竄逃,最後只好跑去第三世界國家當難民,窩囊極了。加上影片指出,現實當中布希總統不願履行的京都協議,是導致環境急速破壞、氣候瞬間異常的主要原因,偏偏電影裡的美國總統也沒有好下場。於是這部片左看右看,都是在指桑罵槐。

《明天過後》真的是在討論氣候的遽變,如何影響全人類嗎?還是在批評美國總自以為是,替全球各國家決定「什麼是最好的」,結果當事情出現最壞的下場,卻讓全世界共同承擔?為什麼羅倫艾默里奇這回要讓美國人吃癟呢?他什麼時候「反美」的情緒如此不滿,比那些災難場面還要明顯?是因為這部片在教訓美國政府的輕忽,導致「九一一事件」發生,重挫的紐約嗎?如同劇中男主角不斷警告海平面會上升,卻被政府當成危言聳聽,最後洪水淹沒了大蘋果,死傷慘重?

與其討論冰河時期會不會二度發生,說真的,這部片提供的線索太少了。但是一個像羅倫艾默里奇這樣「擁美」的商業片導演,居然會開始唱反調,這比侯孝賢挺藍還值得研究呢。




《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史蒂芬史匹柏曾說過,他當時拒絕擔任《哈利波特》導演的理由,是覺得「太容易」,沒有挑戰性的事情當然不會有成就感。他這句話算是對了一半,因為兩集《哈利波特》的電影說明了,要把J.K.羅琳的想像文字化為影像,其實靠的不光是運氣。

前兩集的導演克里斯哥倫布,會把兩本《哈利波特》小說拍的四平八穩,動機十分明顯。第一,沒有人能得罪起世界各地看過原著的小書迷,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就是巨細靡遺交代所有的事情。第二,三位小童星的演技也沒有開竅,無法負擔高難度的表演。於是兩集的《哈利波特》就是照本宣科,雖然算不上什麼錯誤,電影的生命力卻直接附著在小說上,沒看過原著的人還真不容易瞭解趣味在哪。

於是讓史匹柏最覬覦的第三本小說,《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交給了一位來自墨西哥的導演艾方索柯朗,結果是大出意外的精采。就算史匹柏自己來拍,也不見得這麼好看。

當我在讀《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小說時,實在看不出來究竟作者的主旨在哪,相較於《神秘的魔法石》介紹魔法世界,《消失的密室》在對貴族自以為是的歧視提出反駁,同時也消遣了世人對偶像的盲目崇拜,我真的不曉得究竟逃獄的布萊克天狼星,傳達什麼樣的主旨。

但是艾方索比我聰明多了,他看出了小說的主題「青少年的成長」,也拍出了我壓根兒沒想過的子題:「時間」「鳥類」,以及「哈利尋求父親的替代角色」(這三者交織出影片逆轉結局的高潮)。雖然我們都曾見識過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魯柏葛林特、艾瑪瓦特森在銀幕上飾演的哈利、榮恩、妙麗,可是那樣的表演只能說是「極度明顯地演戲」,任誰都看的出來有大人躲在攝影機後頭提示他們做表情。可是在《阿茲卡班的逃犯》截然不同,導演艾方索藉著三位演員戲外的成長,真正挖掘出屬於這三位角色的精神,沒有讓童星的成長破壞了故事的連貫。頭一次,他們真正變成了劇中人。觀眾不僅可以看到哈利喊著「疾疾,護法現身」時,自然流露出那股恐懼中爆發的勇氣與膽識,也目睹了素來博學多聞的妙麗,如何在劇情最後的關鍵,表現出她智勇雙全的能力,主導著冒險,不再是那個只會在課堂上舉手回答老師發問的書呆子。

同樣的效果也發生在演出本片的成人演員,大衛休里斯飾演的路平教授,還有蓋瑞歐德曼飾演的天狼星,他們讓人物比書本上的感覺還要立體,也更有特色。特別一提,艾瑪湯普遜扮演的崔老妮教授實在是一絕,一出場就搶足了鋒頭,小說的崔老妮還沒有她一半的魅力呢!這麼多演技派的巨星認真投入,見識到老外做事的專業,也許《哈利波特》是一部給小孩子看的電影,但那不見得會以草率的態度敷衍了事。

更妙的是特效,那頭栩栩如生,完全朝氣蓬勃的「鷹馬」!是的,我曉得看到的不過是特效人員的傑作,可是我完全無法挑出毛病!往後如果有人拍《神鵰俠侶》,請先看看本片,然後以同樣的標準來處理那頭金庸筆下的大鵰。這才叫做特效,不是做個醜玩偶來充數,好嗎?另外一個驚喜是約翰威廉斯的配樂,他大膽借用莎劇《馬克白》的歌詞,做出了〈Double Trouble〉這首兒童合唱曲,然後又在騎士公車橫衝直撞、以及眾人學習對付變形怪的時候,放出了搖擺節奏的爵士樂,你問我搭配起來的效果如何?我只能說,妙極了!

儘管影片幾乎是前兩集幕前幕後原班人馬,第三度的合作,但是成績卻有天壤之別。這唯一合理的答案不是J.K羅琳的作法加持,而是導演艾方索柯朗的功勞。我不知道如何解釋,中南美洲歷史悠久的「魔幻寫實」文化,怎麼會跟英倫的奇幻想像結合的如此天衣無縫,激盪出前所未見的火花,但是我喜歡這樣。

拜託拜託,把艾方索柯朗拉回來執導第五、第六、還有第七集的《哈利波特》吧!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