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魔鬼剋星》重回大銀幕的的漫漫長路

好吧,既然沒人要寫這個故事,那我自己寫好了。

《魔鬼剋星》(Ghostbusters)是1984年推出的電影(台灣直到1995年的元月才上映),這是一部「鬼片」、「喜劇片」、「科幻片」、「末日降臨片」,更正確地說,如同電影片名所暗示的,是一部「打鬼片」(從此也開創了電影的新類型,「主角以嬉鬧方式的打鬼」)。


在這部片推出之前,影壇當然有鬼片,1973年的《大法師》(The Exoricists)曾把戲院觀眾嚇到心臟病發而暴斃,其他佳作多不勝數。從此以後,電影的主人翁只要碰上鬼怪、超靈異事件,就是嚇到驚慌失措,然後請神父或驅魔人出馬解救。

可是到了《魔鬼剋星》,這部片扭轉了這種設定,反而用嬉皮笑臉的方式對付幽靈鬼怪。電影對鬼怪、幽靈、陰魂的設定是這樣,既然會有物品自己移動等靈異事件,意味著鬼怪其實是某種分子、電磁元素所組成,只要找到對應的磁場與電子力場位置,就可以打敗他們,甚至收服他們(收納到電子磁場當中)。於是三個在大學嬉皮笑臉、胡搞瞎搞,研究「超自然現象」為職志的學者,就在紐約成立「魔鬼剋星」抓鬼公司,並且雇用了一位黑人員工,四人開始用自己研發的科技裝備「打鬼」賺錢。


電影有特效、有嚇人的鬼怪出沒、也有撒旦信徒附身引來末日降臨(本片有「鐵達尼號」的幽靈船靠港上岸,相當奇妙),當然也有用嬉皮笑臉的方式打鬼。《魔鬼剋星》之所以奠定在影壇上的地位,除了用科學、喜劇等角度去切入人類長期以來對於鬼魂的莫名恐懼,解除了大家對鬼怪的禁忌。

此外《魔鬼剋星》還有一條很夯的主題曲,就是同名的〈Ghostbusters〉。以往電影主題曲可能會在劇情中播放,兼具串場鋪陳氣氛效果,或在電影結束時配合工作人員字幕,可是〈Ghostbusters〉比較像是一條「宣傳歌曲」。因為這首歌是嘻哈、饒舌、靈魂,還有一點迪斯可風格,非常熱鬧,基本上不是「唱」、而是用「說」的,一直反問大家「碰到鬼時要怎麼辦?打給魔鬼剋星求救!」

奠定《魔鬼剋星》在流行文化上無法取代地位的,還有幾個主要演員,分別是比爾莫瑞(Billy Muray)、身兼編劇的丹艾克洛德(Dan Aykroyd)、以及也是編劇的哈洛雷米斯(Harld Ramis)。這三位從美國老牌電視喜劇節目「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發跡的演員,有一定的默契、演出的風格、以及編導的能力,讓他們顛覆鬼片再妙也不過。眾星拱月的女主角是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沒錯,就是《異形》(Alien)系列的女主角,她一直不想被定型、多嘗試喜劇演出,因此在本片就心甘情願當個花瓶。

《魔鬼剋星》大發利市,1989年就推出了續集《魔鬼剋星2》,原班人馬全部回歸演出,主題曲還請到當時很紅的Bobby Brown演唱〈On My Own〉。但這集其實沒啥建樹,只是把原來的把戲又來一次,搞了更大的特效,花了更多的錢。粉絲買單,但不滿意,因此電影公司便苦思還有哪些方法,讓《魔鬼剋星》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更重要的事,這齣續集讓比爾莫瑞不滿意,也奠定了他「打死不拍續集」的念頭。2000年的電影版《霹靂嬌娃》(Charlie's Angles)大受歡迎,一直要他在拍續集,比爾莫瑞打死不肯。於是2003年的《霹靂嬌娃:全速進攻》(Charlie's Angles : Full Throttle)只好換上黑人諧星伯尼麥克(Bernie Mac),解釋比爾莫瑞原來是被黑人家庭收養的白人小孩。結果當《霹靂嬌娃:全速進攻》票房與評論都失敗時,比爾莫瑞完全不顧情面、落井下石說「看吧!我早就說不要拍續集」之類的話,而且還扯出《魔鬼剋星2》當反面教材。

另外一個讓《魔鬼剋星》無法重回大銀幕的關鍵,則是比爾莫瑞與哈洛雷米斯的決裂。哈洛雷米斯後來轉戰幕後,專職編劇與導演,與比爾莫瑞於1993年合作讓人一看就愛上、百看也不厭、註定成為經典傑作的《今天暫時停止》(The Groundhogday)。雖然電影深受好評,可是拍片過程中比爾莫瑞卻與哈洛雷米斯各持己見,因而失和,再也沒辦法合作。

由於擁有《魔鬼剋星》版權的索尼影業,始終不想放棄讓該系列重返大銀幕的念頭,除了有卡通影集版,並在2009年起推出了一系列電玩版。這些以虛擬真實技術製作的電玩版,採用電腦動畫技術製作,讓電影主角通通「回春」、越活越年輕,繼續冒險。當然這些「外傳」產品只是暖身,終極目的是要推出第三集,於是粉絲就開始出招了。有人建議,既然比爾莫瑞堅持不想演,不如把他的角色「賜死」,變成「幽靈」在電影只需偶爾出沒就好了(聽起來很像《哈利波特》的霍格華茲學院裡頭的那些幽靈啊)。

《魔鬼剋星3》的計畫就這樣一直有一陣、沒一陣傳來傳去,丹艾克洛德每隔一陣就說他「劇本寫的差不多了」,一直到2014年2月,哈洛雷米斯逝世,所有人終於認清了一個事實:《魔鬼剋星》原班人馬再也不可能重聚了。原本與哈洛雷米斯失和的比爾莫瑞,也在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打破沉默,推崇哈洛是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但是比爾莫瑞還是非常討厭被問到任何《魔鬼剋星3》的問題,他能閃就閃,能躲就躲。所以當電影原班人馬無法重新組合時,就算有劇本,故事是要怎麼拍下去呢?

2014年8月,傳出了索尼影業決定乾脆重拍《魔鬼剋星》的消息,更有趣的是,索尼打算主要角色全部讓女星擔綱,如此一來不僅跟上了「女性擔綱電影英雄主角」的熱潮,也把《魔鬼剋星》原本是純男性的喜劇,變身為女性領軍的喜劇。而索尼中意的對象,就是連續拍出《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麻辣嬌鋒》(The Heat)兩部皆主打女性、北美票房也輕鬆突破一億美金的導演保羅費格(Paul Feig)。

謠言一傳出,人正在多倫多影展(TIFF)、出席新片《歐吉桑鄰好》(St. Vincent)的比爾莫瑞,完全鬆一口氣(想說終於擺脫「要不要演《魔鬼剋星3》」的老問題),立刻打蛇隨棍上表示對此叫好,立刻點名他心目中女生版《魔鬼剋星》的夢幻名單:梅莉莎麥卡錫(Melissa McCarty)、克莉絲汀薇格(Kristen Wiig)、琳達卡迪林尼(Linda Cardellini)、還有艾瑪史東(Emma Stone)。

沒人知道比爾莫瑞到底是「福至心靈」,還是早就盤算好了,總之他點名的還真的是「超級夢幻卡司」人選(整個替電影公司想好了,「以後就不要再來煩我要不要演了」的心態)。梅莉莎麥卡錫演出《伴娘我最大》、《麻辣嬌鋒》,是好萊塢正夯的女諧星。克莉絲汀薇格也是《伴娘我最大》冒出頭,並在《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讓觀眾看到她知性的一面。琳達卡迪林尼曾演出《史酷比》(Scooby-Doo),還是《斷背山》電影結尾希斯萊傑長大的女兒。艾瑪史東則是從青春喜劇《破處女王》(Easy A)發跡,《蜘蛛人:驚奇再起》系列的女主角關。這四個女星雖然都有演出喜劇、搞笑的經驗,但恰好完全戲路、外型都不重複,真的是超夢幻的組合!

比爾莫瑞一開金口,注意力果然就不在他身上了,與他一起演出《歐吉桑鄰好》的梅莉莎麥卡錫,立刻被問到是否願意加入最新的《魔鬼剋星》的陣容,很謙虛的說自己還沒跟導演保羅費格討論過。沒隔幾天,也來到多倫多影展宣傳的克莉絲汀薇格,則是恭敬不如從命,「比爾莫瑞叫我做什麼,我就去做!」




這一波的點名傳聞,終於在10月塵埃落定。導演保羅費格在推特上宣布,已經正式與索尼簽約,同時則請來《麻辣嬌鋒》的凱蒂提波特(Katie Dippold),一起擔任編劇。雖然卡司名單沒有透露,只說是女星演出,但也終於讓多年來《魔鬼剋星》的影迷,心中的大石頭落地。

這當然是好萊塢的一大步,重拍、翻拍電影何其多,但沒人嘗試過把主角的性別整個顛倒(有人想過007該由女生演出過嗎??有嗎?)!同時也告訴我們,假使一個故事沒辦法說好,也許該換個角度,找到新的觀點,這讓原本只是撈錢的續集電影,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創意競賽。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