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30日 星期三

《殲滅十三區》Assault on Precinct 13

電影題材也是有流行的趨勢,當殭屍片又重新捲土重來時,整個七零年代曾盛行的B級片(預算低廉、故事難登大雅之堂)也紛紛被翻拍,《殲滅十三區》是個最好的例子。一個即將被裁撤的管區警局,在開張營業的最後一夜,卻被強大火力的壞人重重包圍,逼的不同立場的警匪必須團結起來,殺出重圍。類似的劇情在《終極警探》系列曾不斷地上演;不過《殲滅十三區》的野心比較小,無意搞成規模空前的動作片,反而成就一部刺激的動作驚悚片。


影片大部分的時間都發生在風雪黑夜,於是這部片的顏色幾乎都是沒有鮮豔顏色的黑白、漆黑,影片人物卻是立場鮮明。有抑鬱不得志的警官,有城府心機的黑幫老大,還有幫派混混、心理醫生等等。《殲滅十三區》是一個影壇操作已久,很方便,也很容易學的編劇公式之示範:你只要把環境設定好,把人物丟進去,就可自然而然發展出劇情。然後編導只需在細節處下點功夫,就可以讓成績分出高下。這部片顯然把成敗都押在演員的選角上,讓演技派的伊森霍克、勞倫斯費許朋來帶動大局,他們也成功地掌握了故事節奏。


《殲滅十三區》突然使我想起了近年的港片,特別是動作片。香港電影工業其實比美國人更會拍這類型的動作片,他們知道該怎麼樣才打的好。奇怪的是,近年的港片都喜歡圍繞著「國際級的危機」打轉,像是毀滅全人類的病毒,催眠人類的電波啊.......這些實在危機太過於遙遠,解釋起來也需要一定的科學知識,而且往往把規模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時候,動作片只需要刺激過癮,別妄加太多想像,《殲滅十三區》就是很棒的一個例子。

2005年3月23日 星期三

《全民情聖》Hitch

威爾史密斯是少數可以把個人明星魅力,變成票房號召力的黑人明星。正確地說,他的形象是一種散播歡樂、優質娛樂的品牌保證。《全民情聖》也不負眾望地,達成了這個任務。

在這部片當中,威爾史密斯不斷傳授各種實用又有效的約會秘笈,改造體型壯碩、個性耿直、看到女人就手足無措的會計師追求上流千金,精采到我真想拿紙筆全部抄下來。文藝愛情電影大家都會拍,但是能拍出「約會指南」的實用功能性,果然非好萊塢莫屬,相形之下,一直在玩催淚把戲的韓劇,跟浪漫維美技倆的日劇,就是少了那一點老美專屬的趣味。而男女主角職業的針鋒相對,精心挑選的紐約街頭場景(從Lounge Bar到健康食品專賣店都有),都是一幕幕標準的都會電影的最佳示範。不只如此,這部片的人物都很善用「Google」搜尋引擎,十足貼近現代生活,也是影史上首次墜入愛河、卻一點也不笨的主角。

不過我更喜歡劇中胖胖傻傻的會計師,他墜入愛河所鬧出的連篇笑話,又激發出他過人的勇氣,詮釋一個愛情劣勢的平凡傢伙,連闖數關贏得佳人芳心的真誠與憨傻,叫人鼓掌叫好。影片有俊男美女當票房號召,也不忘照顧更多進戲院的平凡百姓,讓他們有歸屬感,是一種好人抱得美人歸的正義伸張。於是看完了這齣電影,你也會忍不住燃燒起追愛的雄心壯志,打算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偏偏問題在此刻浮現了,我們身邊沒有戀愛顧問。戀愛這檔事就是學校沒教,爸媽不提,只好靠朋友之間口耳相傳、以訛傳訛,大家都用自己的經驗,充當別人的愛情軍師。如果連勝文能有威爾史密斯當他的愛情顧問,侯佩岑哪會跑去東京跟周杰倫逛街?!

2005年3月22日 星期二

《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因為近日身體不斷地咳嗽,在屢次幾乎昏厥的時刻,不禁懷念身強體壯的好處──如果健康是我們想當然爾的選擇,那麼,會在怎樣的情況下,你會選擇死亡呢?


《點燃生命之海》的故事圍繞在勒蒙,一個頸部以下全部癱瘓,在床上躺了將近三十年的男子。他決心透過打官司的方式,向政府爭取安樂死的合法權利。在這樣的前提下,勒蒙應該是一個對生命厭倦、憤世妒俗的人,然而他不是。他其實是個對生活有很多熱愛、會寫詩也愛畫畫的多才多藝,甚至臉上永遠掛著笑容,怎麼樣都不像一心尋死的人。


但是勒蒙的內心,真的如他躺在病床上,那樣的平安快樂嗎?一點也不,船員出身的他,其實最嚮往能重回海濱,感受海浪拍打海灘的滋味(雖然他是在海邊跳水受傷的)。他的詩畫才藝,是為了宣洩被困在病榻上的苦悶,只能透過文字抒發。他臉上永遠和善的微笑,更是悲哀,因為當你躺在床上不能動,什麼事情都要靠別人幫忙時,你自然而然會養成微笑的好習慣。


勒蒙的動彈不得,一心尋死有他的動機,可是卻激發出整個社會荒謬的迴響。宗教團體急著找他爭辯不可放棄生命,怒氣沖沖(對一個已經快三十年都不能動的人來說,這樣的口氣難道不嫌有點失禮嗎)。有女子看到他的新聞,便追來對他示好、示愛,讓勒蒙感覺更莫名奇妙,因為他連近在眼前的美女都摸不到,哪能感受到男女之愛。當他的詩集被出版,爭取安樂死的官司開庭,媒體更急著把他歸類為一個厭世的人──卻無人在乎他,躺在床上的這些日子,究竟是誰照顧他。


對於該不該、要不要安樂死,當事人可不可以作主,《點燃生命之海》幾乎是每丟出一個觀點,也對應出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說法。對於那些把「安樂死」跟「放棄生命」畫上等號的人來說,影片巨細靡遺去描寫主人翁勒蒙,其實對週遭事物有許多的深刻感情。只是他不斷經歷只能把感情留在腦海中,永遠不可能透過四肢的行動來追求、或者實現時,他纖細的感情其實受到的打擊與傷害更大。因為他只能過著熱情逐漸消耗的生活,眼看自己虛耗生命而無能為力。


奇妙的是,他一心尋死的故事,卻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不斷逼使台下的觀眾,我們該過怎樣的人生呢?我們何其有幸,四肢健全,卻為何總虛度光陰,蹉跎夢想呢?


勒蒙的故事落幕了,影片的後座力才正要發酵。

2005年3月3日 星期四

《神鬼玩家》The Aviator

《神鬼玩家》幾乎是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最好的作品。我說幾乎,是因為我更期待他重拍的西洋版《無間道》。但是,要把一個傳記電影拍成三小時的長度,還要讓觀眾看到津津有味,同時又能裡頭放入導演所堅持的信念,你真的應該站起來替他鼓掌致敬。

這個故事是一個叫做霍華休斯的大亨,他年紀輕輕就從父親繼承大筆遺產,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去做他最想做的事情──在好萊塢拍部空戰電影《地獄天使》。結果這電影一拍四年,耗資最鉅,但是他也從此成名。雖然我們不知道青年才俊的他,為何冒著傾家蕩產的危險,孤注一擲非得拍片不可,而他跟好萊塢許多女星糾纏不清的緋聞,跟商場上跟競爭對手的較勁,以及他深為痼疾所苦、活在精神分裂邊緣,對於飛行的著迷.........這些描寫都很生動,讓這個人很立體,但是我更想知道,馬丁史柯西斯會拍《神鬼玩家》的動機何在。

答案是「這是一個反抗體制的故事」。 就像他的作品《計程車司機》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暴力,《恐怖角》是一個出獄的壞人,向失職律師討回公道的復仇,《純真年代》是以愛情對禮教體制的反抗,《紐約黑幫》更是敘述美國在建國前,群雄割據紐約街頭的血腥鬥爭。馬丁史柯西斯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歌功頌德的人,讓他拍一個像霍華休斯大亨的傳記電影,會對故事人物有任何正面描繪與歌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馬丁也很大膽地採取了他個人敘事觀點,將霍華休斯拍成一個不斷與各種體制、長輩、情理法抗爭的人,從中找到導演馬丁個人的立場,然後大膽地借古諷今。

當霍華休斯要進軍影壇時,遭到眾人的訕笑,然後他卻面不改色一砸千金,拍出了讓所有片廠都鴉雀無聲的《地獄天使》,這簡直是所有像馬丁史柯西斯這樣導演的美夢!於是觀眾發現了,獨立製片不是九零年代才有的產物,早在一次大戰結束後,霍華休斯就是一個用重金挑戰好萊塢體制與成規的「獨立製片」(唯一的差異是,他亂有錢的)。

所以霍華可以為了女星的上圍跟電檢尺度槓上,因此霍華要設計出更先進的飛機,打造航空運輸系統,他對商場競爭對手的無情,一樣以無情回敬。這樣還不夠,當他被拖到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被冠上「政商勾結」的罪名加以攻訐時,他照樣還以顏色。是的,用你全部的力氣,全部的資源,跟那些所有要限制你的人對抗!《神鬼玩家》就是如此描繪霍華休斯,好一個不斷挑戰極限的人。

因此霍華休斯的故事,也變成了馬丁自己本人在好萊塢奮鬥的對照。馬丁非常清楚,以往他作品的那些狂妄、直接、暴力的元素,絕對不可能受到影壇同業的青睞、奧斯卡獎的垂青,但是如果他能拍出好萊塢的發展生態呢?甚至他能借用當時好萊塢的經典人物的形象,表面上移植到霍華休斯的生平,骨子裡卻能顯示出他對於好萊塢輝煌歲月的熟捻呢?請注意,馬丁史柯西斯在電影提到了數個當年叱吒風雲的影星,卻很巧妙地把他們在銀幕上的經典形象,也轉移到影響霍華休斯生平的關鍵角色。像是自命女男平等的凱瑟琳赫本,就能跟他一起開飛機、搶媒體鋒頭;銀幕女神艾娃嘉納就是一個可遠觀、不可褻玩焉、著墨甚少的女性(她也是全片唯一敢打他的人)。肉感女星珍哈露則是霍華身邊揮之即來,呼之即去的花瓶;就像一代偶像男星埃洛佛林,不過是個在夜總會出現的花花公子。是的,馬丁史柯西斯拍出了當年具體而微的好萊塢生態,那時就有夜店、狗仔隊、八卦雜誌,與氣勢非凡的首映會紅地毯一起交織出迷人的銀幕魅力。更妙的是,他真的有辦法找到現今當紅的演員,也沿用了他們的銀幕形象,來詮釋當年氣勢非凡的明星,這是高明的選角。馬丁藉機告訴世人,他不是不瞭解好萊塢,他不是不拍好萊塢,但假使他出手,他會有辦法拍到你心服口服。

不僅在創作理念上沒有放棄,馬丁亦沒有放棄他偏愛的手法,在幾個劇情關鍵點會讓人物朝著鏡頭走來,這是他最有名的「撞」鏡頭。《神鬼玩家》更發揮到淋漓盡致,利用綠幕合成技術,將鏡頭從天外直接「撞進」正在駕駛座開飛機的霍華休斯。是的,這部片可能是他有史以來用到最多的特效,可是他一點也不生疏,他甚至拍出了飛行天際的刺激感,乃至於墜機的逼真感。

《神鬼玩家》絕對不是一部完整解答霍華休斯其人其事的電影,相反地,整部片反而成為觀眾解讀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安排的那些絃外之音,認出他從影以來如何以文載道,借古諷今,以勵其志的心聲,叫人感動。

加油,馬丁,西洋版《無間道》就看你了!

《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Ray

你有過被氣功大師灌頂、感覺全身從頭到腳,熱氣直冒的經驗嗎?如果沒有,《雷之心靈傳奇─雷查爾斯不凡的一生》,應該可以讓你體驗一下。

不過,前提是你頗為喜歡近四十年的西洋流行音樂,甚至對於靈魂藍調音樂略有涉略,否則,這部片就只是一個盲人歌手的奮鬥史、生平故事。對大多數的觀眾來說,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

答案是,兩者都可。

影片描述了一個後天生病失去視力,卻擁有傲人音樂才華,闖蕩樂壇的故事。在片中,雷查爾斯活在當時還有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加上他又出身佛羅里達州南方的貧窮鄉間,當親人都過世後,他的樂壇之路注定要吃盡許多苦頭、熬過許多現實。他很快就發現,這個社會挺會欺負盲眼人,甚至連黑人同胞都竭盡所能地揩他的油、背著他刮分更多的酬勞,大家都把他當個好欺負的傻瓜,用力欺負。

於是這養成了雷查爾斯後來的性格:他對於金錢的錙銖必較,更勝於明眼人,只要是他該得的酬勞不清不楚,他絕對會大義滅親。此外,他也專心在玩自己的音樂,跟後來的黑人民權運動畫清界線,顯得漠不關心。反正只要歌曲能在排行榜上大賣,演唱會滿座,鈔票收的越多越好,何苦多管閒事?再說,他連這世界都看不到,他不只活在黑暗中,他的心靈也是如此。

因此他在初出茅廬時代,就染上了吸食毒癮的惡習,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取得更高的地位:你們不敢碰的東西,我敢!他也不會當一個乖乖讓人照顧的小子,他甚至不扮弱者吸引別人同情。影片對於他如何泡妞,有很傳神的描寫。他會在演唱會結束後,會走到女孩面前說「我剛剛在台上都盯著妳」,這招扮豬吃老虎總能讓佳人哈哈大笑,然後他趁機握住對方的玉手,另外一隻手馬上很不安分地,沿著手腕的位置,朝肩膀摸去。明眼人如果這樣做,絕對少不了賞巴掌,可是哪個女孩會沒有惻隱之心,對一個盲人的性騷擾反擊呢?所以雷查爾斯不斷在女人之間周旋,也讓他不斷有靈感創作。影片在這邊處理的很巧妙,將所有他生平的暢銷歌曲,都跟當時他的私生活連結起來,那些動人心弦的音符,都是他生活的註腳,他的音樂而有了歷史的意義在。

雷查爾斯在樂壇的奮鬥過程,象徵一個出身卑微的黑人,靠著音樂力爭上游,成就富貴;對照今日的許多饒舌歌手,他們也是如此。活在社會階級底層的黑人同胞,必須要緊緊抓住可以成功的機會,靠著打入歌壇、躍升巨星來改善家境。所以雷的母親,那種知道自己沒受過教育、翻身無望,卻竭盡所能望子成龍的心情,可說是影片最叫人感動的部份。只不過,當年歌手都靠唱片、演唱會為大宗收入,現今MP3的下載風氣日盛,唱片收入銳減,許多稍有名氣的饒舌歌手就紛紛跨行去拍戲,撈錢撈的更兇。

傑米福克斯在本片的傳神、認真演出,其實是挑戰一個非常高難度的表演。因為雷查爾斯全盲,大多數時候帶著墨鏡,所以傑米福克斯等於必須放棄靠著眼睛傳達感情、替演技加分的機會,直接用他的肢體動作與聲音,傳達該有的表情。他沒辦法用眼睛詮釋七情六慾,甚至連傷心哭泣的時候,眼淚也會被蓋住。奇妙的是,傑米福克斯的喜怒哀樂,依舊能感動所有的觀眾,這是他個人嘆為觀止的代表作。

看完了電影,發現雷查爾斯的作品,在唱片行缺貨。我不禁笑了,也許掌聲來的太遲,但雷查爾斯始終沒有離開人世間。隔著銀幕,被大師音樂灌頂的感動,依舊沒有消失。

《尋找新方向》Sideways

看完《尋找新方向》,跟一票人哈哈大笑走出戲院。我們狂笑的理由,是不敢置信剛才看了一部充斥許多「違反善良風俗」元素的電影,像是:準新郎泡妞、劈腿,男主角謊稱職業以便跟女生上床、開車喝酒、勾引已婚婦女,還有以品酒之名行爛醉之時,更多掩飾這些劣根性的謊言,闖進別人的家裡去,以及對著鏡頭正面裸露男性生殖器官,讓人看的一清二楚。

奇怪的是,儘管有這麼多「不妥」的情節,可是《尋找新方向》卻是一部在挖掘人性深處良善的電影。雖然參演的演員沒有太高的知名度,觀眾在欣賞途中不斷地哄堂大笑,說明了該片的娛樂價值非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把這麼多「不正經」的劇情,拍成一部叫人愛不釋手的電影。

原因就在導演是亞歷山大潘恩。

這位導演的作品,素來都喜歡描寫美國社會的小人物,特別是住在美國中西部的居民。他總有辦法把「鮮豔的顏色」從畫面中去除,讓每個人看起來都土土的、灰灰的。他不光只是具體而微拍出小人物的詳細生活,往往也會在劇情的後半部安排劇中人物,起身對這些細瑣的生活開砲、抵抗,從而揭穿許多中產階級不自覺的虛妄、對自我的束縛。表面上看,你會以為他的作品是在「歌功頌德」,仔細一瞧,他其實在用一種頑童惡作劇般的態度,拆穿存在於社會的「國王的新衣」。

《尋找新方向》也不例外,表面上看來,這是兩個住在聖地牙哥的中年男子,一起結伴去加州酒莊進行品酒之旅,當作他們人生轉戾點的慶祝假期。你看到了許多品酒文化的點滴,從葡萄酒的栽種、酒莊的導覽、如何品酒、分辨酒的優劣,這部片似乎在歌頌水甜山美的加州,孕育出如此自由自在的酒莊文化。

事實是,電影在說「謊言」,而且是人不自覺、無所不在地撒謊的毛病。影片一開始,觀眾看到睡過頭的麥斯,接到苦等他出現的傑克打電話來,急忙地起身,然後編出一堆藉口在敷衍:「我在刷牙」「高速公路塞車塞到不行」。但畫面上,麥斯卻慢條斯里在買早餐,好整以暇地在開車,交通暢行無阻。沒錯,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充斥各式各樣的謊言,各種讓自己表面光鮮的謊言,只不過我們大言不慚也習以為常。

於是當傑克上車,跟未婚妻說再見,他也迫不急待開始說謊:他要把這趟酒莊之旅搞成「告別單身的泡妞之旅」,還要麥斯配合他圓謊,免得未婚妻查勤時會穿幫。接著是一個又一個從傑克嘴巴跳出來,好讓他可以泡妞的謊言「我跟我朋友慶祝他新書發行」「我好喜歡妳,我想搬來跟妳一起住」。相較他們泡妞搬弄的謊言,對照的是品酒文化的行禮如儀,甚至到了矯枉過正的地步。當麥斯告訴心儀的女子瑪雅,他有一瓶珍藏多年的名酒,要等著「重要的慶祝時刻」才能喝時,瑪雅很驚訝地說,「只要你打開那瓶酒,就是重要的慶祝時刻」。麥斯卻只顧著收藏酒,忘記了該去經營生命的重要時刻,成了一個酒奴。

劇情也在麥斯個人所有扭轉中年危機的努力失敗後,變成一部對禮教嗤之以鼻的電影,品酒文化的規矩突然變的很虛偽,多年來罪心於品酒的麥斯,發現當他最痛苦傷心的時候,這套文謅謅的制度居然無法減除他的難過,他憤而咆哮失控。傑克的泡妞謊言,也終於被拆穿,旅程也被迫結束。回到平凡生活、一無所有的麥斯坐在速食店吃漢堡,配的是他珍藏的名酒,他在慶祝自己一無所有的「重要時刻」,那是一種對假惺惺、虛偽的唾棄。或者說,當麥斯把唯一能讓他威風的「品酒老饕」的身分都拋棄掉時,他總算誠懇面對自己的失敗。

在此刻,《尋找新方向》之前的尖酸刻薄、頑皮淘氣通通都消失了,觀眾們進入品酒世界的新鮮感也沒有了,影片又回到一個平凡失敗中年男子的日常生活。麥斯沒有什麼可以吹噓,沒有什麼可以期待,本來是他逃避現實的酒鄉,也因為泡妞行動的失敗,讓他丟盡顏面無法再次拜訪。導演亞歷山大潘恩於是又做了一件他最擅長的事:在影片結束前,給主角開了一扇窗,事情又有了轉機。

這是麥斯學到的教訓:丟掉了所有的謊言,我們才能真正地《尋找新方向》。不然的話,就會像他一樣,要鬧很多糗事、收拾許多波折,才能真正活的自由。所以我才會哈哈大笑走出戲院,希望你也會。

《海南雞飯》Rice Rhapsody

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是個很保守的地方,很多事情不能做、不能說,包括同性戀在內,於是《十七歲的天空》在當地被禁演。妙的是,畢國智導演的《海南雞飯》,卻以當地為故事背景,還得到新加坡電影發展局的支持投資,在當地拍攝,變成一部不折不扣的新加坡片。

《海南雞飯》在許多地方,都延續了李安在《喜宴》對同志情感(婚姻)的議題,但是畢國智聰明的地方,他不像近年華語電影的同志片那樣,在影片呈現「一種」同志。我們看到以想跟愛人定下來的大兒子,迷戀在酷兒情愛遊戲的二兒子,還有懵懵懂懂的三兒子。然後透過張艾嘉飾演的母親,將整部片串起來。畢國智把這個原本會淪為台灣金鐘劇的乏味題材,拍的一點也不乏味,他很聰明地知道要如何利用配角,要如何利用新加坡的特色給影片加分,該在哪些地方讓張艾嘉發揮,甚至讓劇中法國交換學生製造魔幻寫實的效果,於是這齣電影是熱鬧有趣的好看,宛如一道簡單卻美味的海南雞飯。

這部片絕對不符合許多媒體、影評人眼中的「好片」,一定會說同志議題的討論缺乏深度,但是我要反問,好端端的看電影,沒事搞成寫論文是要幹嘛?「酷男的異想世界」也沒什麼深度,卻照樣影響歐美許多觀眾對同志的正面評價。能拍出一部溫馨又可愛的喜劇電影,讓走進戲院欣賞的觀眾會又哭又笑,這樣就夠了。

《霍爾的移動城堡》

過去這些年,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駿,以他獨特的想像力帶著我們上山下海,見識到他對飛行的熱愛,大自然的歌詠,純真的童心,甚至涉險進入陰陽魔界一窺鬼魅的生活。如果JK羅琳考慮把《哈利波特》第六集、或者第七集拍成動畫的話,宮崎駿絕對是最佳人選。

《霍爾的移動城堡》似乎也不脫離這個範疇,一個被荒野女巫變成老婆婆的少女蘇菲,為了避禍,鼓起勇氣進入魔法師霍爾的城堡當起了清潔工糊口。出人意料的,這部片居然是個愛情故事。

影片雖然以女生蘇菲的角度為敘事人稱,可說是她個人的冒險之旅。但是換個角度,宮崎駿好像也想在作品中透露他對社會男性的觀察。男主角霍爾乍看之下似乎是個無所不能的魔法師,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移動城堡帶著他雲遊四海,誰也無法拘束他。事實是,他的家亂七八糟,霍爾成功的事業原來是冒著被各路人馬追殺、拉扯的風險,而交戰的雙方都想把他當成制勝的籌碼──傳授霍爾魔法的恩師,更是企圖以往日恩情、拜師學藝的契約來押他出戰。就算他不從,遲早也會因過度使用魔法導致心智喪失,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用焦頭爛額四個字來形容霍爾的處境,一點也不為過。

是的,霍爾跟日本社會打拼賣命的日本男性十分相似,唯一的差異是,霍爾沒有察覺自己「活的很命苦」,因為只要能有漂亮髮色,就算被女性謠傳「會吃美女心臟」的壞話,他就能活的很開心。難怪宮崎駿非得要木村拓哉替霍爾配音不可,因為結婚前的木村,不也是一個活生生的霍爾?高高在上的偶像地位,在舞台上有著華麗的萬人迷風情,但是卻不能有任何損及偶像事業的私生活──不可以有個人的感情,談戀愛、結婚生子,必須聽令於經濟公司傑尼斯事務所的全權指揮?然後呢,這樣的日子就能永保他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嗎?當然不行,於是木村跟工藤靜香以先有後婚的手段來消極反抗,鋪陳自己的成長,就像愛上蘇菲的霍爾,掙脫了詛咒,變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他身邊所有的紛擾也瞬間消失,連戰爭都可以停止。如果這不是愛情的力量,那我真不知還算什麼。

於是傑尼斯事務所這下想阻止他也來不及了,也就只好讓木村蠻幹,畢竟誰能打敗愛情的力量?如果你不瞭解霍爾的老師為何突然放過他,很簡單,溫習一下日本偶像史就可解讀出宮崎駿的弦外之音。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