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Ι》Harry Potter and the Deadly Hallows Ι


如果把小說《哈利波特》,與電影《哈利波特》放在一起,思考如何讓它們在文字與影像領域,如何展現各自不同的生命與魅力,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去蕪存菁」,交代劇情重點為主。從照本宣科的前兩集,大刀闊斧改編的第三集,生動地對照了兩種不同的改編精神。

但是到了《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Ι》, 來到了收尾的時刻,決定放手用兩集的篇幅,來交代原本文字的故事。因為電影劇情的增長,以往必須面面兼顧(從主角人物、新加入的角色、魔法學院校園生活、揭開佛地魔陰謀等等),開始有了不同的重點。

重點就是成長。

很奇特的,當哈利再度打開水臘街八號、樓梯底下的小隔間,那個曾經是他住了多年,必須在德司禮一家人臉色下過日子的空間,觀眾赫然發現,原來已經十年過去了。時光的滄桑,一下子就襲上心頭。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艾瑪華森、魯柏葛林都長大了。時間在他們身上施下了最神奇的魔法,長大。

就像是《尋找新樂園》一片當中,強尼戴普看著原本嬉鬧的男孩,搖身一變替母親著想的男人,不禁脫口而出,「男孩長大了」。

被打開的小隔間房門,也讓丹尼爾在瞬間,告別了男孩的歲月。正確地說,他比任何時候,更像哈利波特。

以前哈利的身高還不到海格的腰,但現在,已經長高到海格的肩膀。

或者說,戲裡戲外那個界線,已經被模糊掉了。

這不僅是《哈利波特》故事的終點,也是丹尼爾、艾瑪、魯柏三人一起在銀幕上冒險犯難的終點,也是影迷們陪著他們一起成長的終點。

影片描繪了三個角色的爭吵,甚至有很大的篇幅,丹尼爾與艾瑪在荒野間演出茫然、何去何從的對手戲,那是一種不需要任何多餘演技就可以詮釋的迷惘。一路躲藏的哈利波特不能回到魔法學院,也不知道未來在哪,卻必須對抗佛地魔的命運,也如同戲外他們必須靠自己的實力,繼續在人生道路上前進。

前兩集導演克里斯哥倫布曾說,他不建議為了遷就原著的人物年齡而換角演出,他認為若能讓三位主角一氣呵成演出每一集,從另外一個觀點而言,電影成為最珍貴的成長記錄。他說的一點也沒錯,到了最後一集,時光累積的能量一口氣在他們身上爆發出來。而過往每一集的片段,在腦海中翻攪之際,增添了這部片的說服力(至少對我如此)。我知道,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陪伴著熟悉的角色,在大銀幕上冒險。

我不知道三位主角日後是否能獨當一面,成為影壇巨星;但若不是《哈利波特》系列每一集都有金獎級的實力派英國演員,與他們演出對手戲、磨練了他們的演出,小童星也很難蛻變為落落大方的明日之星。

對我而言,《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Ι》就像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謝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丹尼爾等人也真的長大了。

我想不出其他的話來形容我有多喜歡這部片。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社群網戰》Social Network


這一切都是為了,把妹。

如何能夠把妹?只要你有顯赫的頭銜。

什麼是顯赫的頭銜?有顯赫的家世背景,被世界名校的歷史悠久社團招募入會。

或者你做了一個很正、很屌,發明一個很炫的東西,好比像是Napster。

那,考試全過算不算?老師教的東西你早就會了,算不算?

不算,那只能證明你是個書獃子,美眉不喜歡書獃子。

但如果你知道哪裡有最正點的餐廳,又知道怎麼點最正點的菜、喝最正點的酒,美眉就會喜歡你。

與其把《社群網戰》看成Facebook的創業祕辛,大爆內幕,還不如把這部片,用美國(男性)大學生的價值(是的,就算他們是就讀哈佛大學,但他們還是大學生),來評斷一個人的「成功」。

如果你有很好的家世背景,那你就是成功。

如果你被學校歷史悠久的社團招募入會,那你就算成功。

如果你能做出很炫的東西、大受歡迎,那你就是成功。

如果你能把到很正的妹,那你就是成功。

馬克佐克柏都沒有上述的條件,但是他很聰明,他對課堂上的教育其實比老師還充分瞭解。但,被貼上「書獃子」的標籤,那你就不酷、不炫,沒人會把你當一回事(最明顯的例子是,出身自顯赫世家,堅持舉手投足都要有紳士風範的溫克勒斯雙胞胎兄弟,雖然氣呼呼認為馬克剽竊了他們的點子,但一直堅持要用優雅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問題,最後才上法院,因為他們覺得採取法律行動是走投無路的作法。)

對照組,則是影片後半段出現的西恩帕克,Napste的創辦人,他光是講出這間最後被音樂產業告到破產的公司,就可以讓被他睡過的史丹佛大學美眉感到無比光榮。他去的館子、夜店,點的菜、點的酒,就讓人覺得他很厲害,很會玩又很會享受。

所以,馬克佐克柏在發明了Facebook之後,立刻有了美女倒貼。

但校園的人際關係,其實就是社會人際關係的縮影;在學校,成為一個風雲人物就可以呼風喚雨,把妹無所不利。當他輟學進入社會、打算認真經營Facebook之後,成為一個風雲人物就沒那麼容易了。

馬克身邊那些昔日同窗好友,開始對他不解。當然要不解,因為你要面對的是創投公司、來自矽谷的科技大亨、以及各式各樣類似性質網站的競爭,你不可能用原來校園那一套方式去打天下。艾德華多自己玩期貨賺的錢,可以投資Facebook當做初期的創業資金,但他沒辦法擺平進入網路產業後,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物。

這也就是為何許多有潛力的網路公司,一旦被大財團看上,創辦團隊馬上賣掉、取得股票選擇權,換取豐厚收入的理由。

但最有趣的是,被電影描繪成一個超級痞子的西恩帕克,卻一直告訴馬克佐克柏不要隨便賣掉公司,寧願去爭取更多的創投資金,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讓成年人接管年輕人的點子。因為,網路本身就是充滿了對於許多舊有事物的顛覆性,把公司賣掉向他們投降,就等於被收編。

可是現實當中的西恩帕克,在Napster宣告倒閉後,又創立了兩個網路公司,在前景看好之際就轉手賣給大財團。你可以想見的是,西恩帕克靠這套交易模式維生,他很聰明地看到了Facebook是下一個可以讓他這樣發財的「潛力股」(所以他可以省下重新創業的許多時間與麻煩),所以當他一邊跟馬克遊說不要賣公司,其實他想的是如何把現成的金雞母養大、以便生更多的金雞蛋,因此他很樂意把網路產業所累積的人脈,大方地與馬克分享。

西恩知道如何掌握馬克的「反骨人格」,故意讓他穿著睡衣跑去赴創投公司的約,表示自己整晚熬夜寫程式都沒睡,卻對馬克叮嚀「要用三字經問候」這間曾欺負過西恩的創投公司。

所以從校園發跡,最後進入網路產業,馬克終究還是得學會成人世界的規矩(儘管電影把他描繪成對這些規矩嗤之以鼻)。Facebook的構想,是把現實世界的社交生活,放到網路平台上;但馬克本人,卻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真切切體驗到成人社會的「如何成為一個男子漢的考驗」。

但,馬克本人,是否會因為Facebook的壯大、成功,所以就變得更囂張?電影的結尾,是他不停地按著「F5」,渴望當年甩掉他的女友快點回覆他加入好友的通知,儘管此人才剛剛推門離去不久。 

《社群網戰》可以看成一個男性的成長(只是最後馬克還是因為自身的聰穎天賦,不願屈就原有社會的成年男性價值觀),整部片的女性角色,幾乎都在扮演取悅男性的功能。片中提到,加入校園歷史悠久的社團,舉辦迎新派對時,美眉都會主動倒貼(她們也樂的脫衣狂歡),對照馬克被女友甩了只能在宿舍喝悶酒、寫程式洩恨,對比出哈佛校園「貴族」與「書獃子」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生生態。全片唯一有個性的女性角色,則是Brenda Song扮演的「克莉絲汀Christy」(但電影中文字幕卻一直翻譯成「凱莉」,非常的鬼打牆),她雖然主動倒貼校園內的風雲人物,卻以放火燒掉男生送給她的絲巾,以示自己完全不被重視的憤怒,更質問艾德華多為什麼不把自己臉書的感情狀況修改為「交往中」(這幕非常有趣)。

如果說Facebook的故事有許多可發揮的戲劇空間、人性的探討,其實無名小站的故事更值得被拍成電影(只是我懷疑台灣電影工作者有多少人真正對於當下所發生的事情有在下功夫研究就對了)。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告白》Confession


記得台版偶像劇《流星花園》推出的時候,有一位母親氣急敗壞地投書到報社,意思是說標榜著「青春男女純純情愛」的這齣戲,其實裡頭充滿了校園的「大欺小」(衫菜剛剛入學的時候被F4排擠),一點也不「純純情愛」,完全不適合給青少年收看。

我看了這位媽媽的投書,只能哈哈大笑。

校園的霸凌、排擠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它可能是表面上的肢體暴力,但也可能是同儕的壓力,好萊塢電影《辣妹過招》把這種女生之間「既親密又競爭」的情形描寫的淋漓盡致。只有「天真無邪」的大人,才會把「上學」幻想成「手牽手、相親相愛」的迪士尼樂園,對於真正揭開這類真相的題材,採取逃避現實的立場。

如果你也跟那位投書報端的母親一樣,認為學校不會發生「大欺小」的事情、學生都是天真無邪的,那麼,請你繼續活在想像的象牙塔裡頭。至於想面對真相的人,請選擇《告白》這部電影。

改編自推理小說的《告白》,則深入了描寫日本校園霸凌的現象,但尤有甚者,它闡述的是「復仇」的主題。與韓國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包括《原罪犯》《選擇》),中島哲也親自改編、執導的《告白》更上層樓,觸及的議題更廣,而且更節制地不在銀幕上亂噴血漿(有時韓國片的口味非常的重,有些電影的血漿簡直像是不要錢的「噴」滿了一地),卻能達到更驚悚、引人深思的效果。

電影一開始就是某間中學、一年B班,本學年的最後一天。身為班導師的森口,一邊在課堂上以平板的語氣,嘮叨般細數這學期的瑣事,一邊在學生座位中遊走、叮嚀,對於學生們之間的起鬨、喧鬧、玩手機、丟棒球的霸凌視而不見(甚至落跑離開教室), 然後在黑板上大大寫下了「命」這個字。在片中,「命」是生命,她想告訴學生的,是關於生命的一堂課。

但其實,電影也告訴我們,這是有關於命運的一堂課。

森口老師繼續她平板的語氣,訴說這學期發生的憾事,她的獨生女愛美溺死於學校泳池。但她不假詞色的明查暗訪,發現這是一樁殺人事件,而且她也知道這案子是兩個人做的,姑且稱之為A與B。由於日本少年法的關係,14歲以下的殺人犯,並不會受到任何法律制裁,殺人也能逍遙法外,所以她唯一能做的是,就是讓這兩個人學會生命。

就一個推理故事而言,導演居然在開頭的三十分鐘,直接把兇手揪出來、整個犯案過程也推理出來,讓人很納悶,接下來故事該怎麼演。於是中島哲也的功力,絕對是這齣戲好看的理由。

當森口老師在課堂上平板敘述的這學期的瑣事,所有的鏡頭都捕捉到相關的人物,因此她乍聽之下平凡無奇、甚至帶點沮喪的語氣,與畫面鏡頭的視覺,呈現一種彼此矛盾、卻有著緊密關連的暗示。當她故意孤隱其名用A與B稱呼殺人犯,鏡頭卻帶到這兩位學生的特寫,就像《CSI犯罪現場》,把森口老師的敘述變成影像的過程。

然而這只是電影不到一半的篇幅,其餘的篇幅,則重新描寫,這樁冷血殺人案件中的每個關係人,用不同的角度呈現。中島運用灰色調的視覺影像當做主要敘述手法,但又穿插了有如家庭電影、V8拍攝的偏褐色鏡頭,藉以描寫校園看似平和、實則暗潮洶湧的人際關係。

當觀眾接受了森口老師的推論與敘述,電影的敘事觀點卻交給其他人物,從班長美島、殺人犯B、殺人犯B的母親,以及殺人犯A,我們觀察到班上學生如何因假借替森口老師出氣進行新的霸凌行動,而殺人犯各自的動機,點綴出他們如何想在校園活動當中受到同儕的接納,以及渴望被成人賦予平等對待的可能。於是電影從復仇行動,從縱向與橫向的時間軸,開始擴散到各種議題:校園霸凌、同儕壓力、青春期、媒體效應、網路、甚至愛滋病帶原者的權利等等,刻畫出原本面目模糊的青少年學生們真正的心聲。而每一個人物的無心之舉,都變成牽動他人命運的骨牌效應,《告白》已經超越了一部推理電影的格局了。

但這不是《告白》成功的地方,導演中島哲也更藉由不同人物,闡述社會大眾對於日本女性、日本母親的期望,說明成年女性所肩負的壓力。森口老師是單親媽媽,愛女兒比愛班上的學生還多,就被貼上「沒有愛心的老師」標籤。但愛自己小孩甚過一切的殺人犯B之母,卻對自己小孩的狀況束手無策,連一個媽媽最簡單的功能都扮演不好,最後選擇一把菜刀終結一切。至於殺人犯A的母親,選擇忠於自己的興趣、離婚,離開親生小孩,成為殺人犯A所有行凶的動機。至於真正瞭解殺人犯A與殺人犯B內心世界與處境的人,是班長美島,但當她選擇說出真話或識趣地沉默,卻給她帶來不同的後果。

成功的推理小說,會把所有破案的蛛絲馬跡,在字裡行間提供給讀者,只要他們夠專心的話,可以拼湊出真相,比劇中人搶先一部破案。《告白》也是如此,在經歷不同人物的主觀敘述,帶領觀眾從一場乍看冷血無意義的殺人事件,背後卻隱藏的許多訊息,導演中島哲也最後又回到影片一開始,森口老師宛若毫無意義的碎碎念,直指「復仇」的最大目的。我相信若日後有許多傑出的日本電影,應該絕對會與中島哲也都脫離不了關係。

附註:片中出現了近期火紅的AKB48少女團體的MV,而中島哲也也替他們拍攝了最新的MV(其實概念挺有趣的,只可惜畫面有斷手斷腳又斷頭,所以就變成付費收看板)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