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有一個女孩,搭列車時因為坐在博愛座上,被氣呼呼的老太太賞了一巴掌,劇終。

不,電影當然不是這樣演。我故意亂寫,好考驗你有沒有認真在看。

作為一部懸疑片,《列車上的女孩》在前半段顯得有些凌亂、甚至覺得有些悶(好險後半部算是慢慢回到懸疑片的軌道)。但是如果當成一部愛情電影來看,《列車上的女孩》就有趣多了。

電影有三個女孩,分別象徵愛情的過去式、現在式、以及未來式。女主角瑞秋代表愛情的過去式,她因為想要有小孩卻無法如願,陷入酗酒的輪迴,最後老公外遇、婚姻也破裂。恢復單身的她已經身心俱疲,除了繼續酗酒,唯一的樂趣就是趁著每天搭火車通勤的時候,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幻想某一戶人家裡頭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

梅根就是瑞秋眼中,象徵美好婚姻的女孩。她年輕、美麗、有著英俊的老公,住在漂亮的房子裡。但這些都是假象,因為梅根並不想過著老公安排好的人生:生小孩、當個媽媽。這樣美好的未來式,並不是她要的。她一直覺得人生該轉彎了,轉到自己想過的生活。梅根一邊當著保母,一邊看心理醫生,過著眾人羨慕的生活。但只有在心理醫生面前,她才可以一吐真正的心聲。

安娜則是愛情的現在式。她從瑞秋手中搶走了老公,從小三晉級成了正宮,順理成章住進了瑞秋一手打造、精心挑選佈置的家。不只如此,她還生了小孩,當了媽媽,請梅根當保母幫忙帶小孩。安娜過著瑞秋最想要的生活,擁有梅根最想逃避的一切,人生勝利組無誤,她應該是最最最幸福的。

可是事實從來不像表面如此,究竟如何請自己進戲院分曉。

這三個分別象徵愛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式,卻因為一樁人口失蹤案而成了交集。在每個人表象底下,各自都有對於愛情的無奈、犧牲、以及永遠無法解脫的渴求。更有意思的是,「結婚」「生子」本來對片中女生(也是這個社會的女生)來說,代表著「美滿生活」的標記,但對這三個女生來說,這樣的標記其實是非常沈重的負擔。有人不能生、有人不願意生,有人生了卻還是總覺得少了什麼。因此當電影結尾,某種程度也顛覆了社會給予女性,何謂幸福的標籤。「結婚」「生子」不是幸福的起點,反而成為劇中人追求幸福夢碎的高昂代價。

沒有了這些標籤,列車上的女孩終於找到了自己,開始過著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就這一點來說,《列車上的女孩》是非常有趣的,藉由驚悚片的包裝,達到了反思社會大眾對於「幸福」的定義:那從來不是跟「結婚」「生子」畫上等號。


這部片才是真正獻給所有「大齡女子」,醍醐灌頂的好片。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