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阿凡達》Avatar

《阿凡達》無庸置疑,是影史的一部經典。說它是經典,不是因為故事題材的開創性,而是在於視覺與想像力的開創性。

很久以前,有人告訴我,假使史蒂芬史匹柏是那種天才型的導演,詹姆斯柯麥隆恰好就顛倒,屬於那種「後天用功型」的導演。這樣的形容是相當的貼切,柯麥隆喜歡對每部片的題材毫無保留地投入、研究,鉅細靡遺的程度讓作品變成單一主題的百科全書。這點在他執導的《鐵達尼號》得到最大的證明,以往也有人拍過鐵達尼號沉船的故事,但就是沒有像他這樣,可以用虛構的傑克與蘿絲,鋪陳出整條船的結構、完整敘述沉船的始末。看完這部片,我們也彷彿走上了「鐵達尼號」,從頭等艙到三等艙都完完整整地走過一遍。

所以《阿凡達》給觀眾最大的衝擊,就是讓我們登陸了潘朵拉星,與納美人發生了互動。但這部片與詹姆斯柯麥隆之前作品最大的差異是,虛構的成份佔了最多數。

雖然《魔鬼終結者》是「未來世界爆發人類與機器人的戰爭」為前提,但大部分的時空都是現代、沒有出現太多科幻的武器,《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亦然,「發生在當下的危機」是讓觀眾最大的認同感。《異形2》雖然是發生在太空當中與外星怪物的戰鬥,但太空基地、外星怪物都不是重點,如何逃出生天才是。《無底洞》的深海潛水,描述人類被在密閉空間的恐懼與掙扎。《魔鬼大帝:真實謊言》雖然是動作喜劇,但主要還是描述情報員老公與家人之間的雙重身分的轉換與隱藏。就算《鐵達尼號》的時空是十九世紀,但還是根據史實,有許多的考據資料,可以讓電影工作人員重現當年這艘船的英姿風采。

但《阿凡達》則不然,首先整個靠最新電影科技虛擬出來的潘朵拉星、還有納美人文化,以及地球人在太空旅行、在潘朵拉星所建立的基地,悉數都是「不存在」的事物。詹姆斯柯麥隆最成功的一點,就是挑戰、虛構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與他以往作品有一個文本可以參考的作法大不相同。

為了讓觀眾對於這個虛構的時空,可以有更多投入的想像,柯麥隆的確在許多原創性上,做的不如以往的前衛(有視野)。無論是跨越種族的戀情、小人物對抗資本主義的戰爭,以及御風而行的畫面,不是早在其他電影中有所論述,或在他個人之前的作品也曾闡述過,因此看起來並不如畫面特效的無懈可擊。

可是在另外一方面,柯麥隆也充分了發揮了這個「非原創」的特色,大量的引述前人曾經使用過的元素,讓整個故事更有說服力。例如雪歌妮薇佛飾演的葛雷博士,她一出場很難不讓人想到柯麥隆執導的《異形2》(加上劇中陸戰隊的巨型機器人),不過柯麥隆其實把葛雷博士,塑造成更像雪歌妮薇佛另外一部代表作,《迷霧森林十八年》(Gorillas in the Mist)的戴安佛塞(Dian Fossey)。

戴安佛塞乃是真人實事,是保育黑猩猩的先驅(是當年與珍古德一起在此領域奮鬥),戴安獨排眾議、不願用遠距離觀察、而把自己與環境擬為一體、讓排他性即強的黑猩猩卸下心防,創下了黑猩猩研究的許多第一手寶貴史料(這點不就像是葛雷博士發明「阿凡達」,以便接近與觀察納美人,動機是不是很像?);而她一心奉獻給非洲黑猩猩的保育工作,也不惜觸犯眾怒(不只與盜獵團體勢不兩力,也對其他來到保育研究第一線,卻不能全心奉獻的研究員不假辭色),就如同葛雷博士一開始對男主角傑克,在沒有做過任何功課、模擬連線的狀況下就跑來加入計畫的嗤之以鼻,簡直如出一轍。最後當葛雷博士傷重,被抬到伊娃神樹前,還喃喃自語不忘要做標本採樣,這個角色的學術本色,我覺得柯麥隆的確把《迷霧森林十八年》的雪歌妮,聰明地改造與移植到《阿凡達》片中,這也是他在這部片做的最好、最高明的一招。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戀夏(500)日 ((500) Days of Summer)

《戀愛(500)日》是一個關於愛情的電影。關於男主角湯姆,愛上了一個叫做夏日的女孩。

湯姆深信一見鍾情、命中註定,但夏日則不。夏日因為從小父母離異,所以不相信愛情。當湯姆暗戀著夏日的秘密,被喝醉的同事無意間洩漏,夏日隔天就在影印間親吻了湯姆,一切再也不同。

對湯姆來說,這是他相信的「命中註定」「一見鍾情」理論的成真,但對夏日而言,她只是順著感覺走,她不相信婚姻、也不要那些累贅的男女朋友的關係。就像她說的,「這樣不是很好嗎?」

直到有一天,夏日告訴湯姆,「我們還是當朋友。」湯姆傷心欲絕,生活大亂,直到他在旁人提醒,那些美好回憶當中,其實隱藏了夏日與他的不同。這部片拍的非常有趣,大概是近幾年足以跟韓片《我的野蠻女友》媲美、完全不落俗套的愛情電影。

這篇文章並不是單純在討論電影,其實我在電影看到我自己。我最近遇見了一個很好的對象,雖然之前有曾與對方通信過,但當時只是很單純地就事論事地討論。直到某天,我看到對方某張照片,我完全被電到,於是我毫不猶豫在網路上把對方加入我的好友,然後就開門見山告訴對方,我是如何如何想要認識人家。

接下來的發展並不像電影那樣「戲劇化」,但我承認我經歷了我一直想要的:那就是找到一個能夠接受我原本樣貌的人。尤有甚者,這個人讓我覺得我是一個更好的人(一如電影當中夏日對於湯姆許多事情可以完全接受,而夏日許多古靈精怪的想法,湯姆也可以完全接受)。

當然我與對方的狀況,也不像電影演的那樣。我們不住在同一個城市,我們靠網路交換意見,必須在彼此都很忙碌的工作當中,找出時間碰面。對方交友比我廣闊、注重隱密而低調;而我在工作上有很多往來的朋友,但這些朋友並不是可以講心事的對象(所以我才寫這個部落格啊)。對方是理性的,我則是感性的。他的擅長,是我完全不會的事情;而我的拿手部分,則是他羨慕的(我知道也觀察出兩人之間種種的不同,但就是因為這些不同,才讓那些可以彼此理解部分顯得彌足珍貴)。


說老實話,我非常珍惜也重視對方。表現在行為上的我,也像個患得患失的笨蛋(但如果我不在乎對方,當然也不會有這種表現)。看了這部片之後,在湯姆身上發現到我自己(特別是那些「呼天嗆地」的部份)。唯一的差別是,我不是「命中註定」理論的信徒,我是經過很多很多努力與嘗試都失敗,然後才找到現在我所交往的對象。我知道發現「一個可以跟自己談得來的對象」機率一點也不高,如果我還表現出「可有可無」「隨隨便便」的草率,那我真是天下第一笨蛋。 


我不像湯姆憋了很久,才能對喜歡的人表白。相反地,我一直覺得應該「把握當下」。也就是說,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電影《2012》不是告訴我們世界末日要來了,還不積極點把握人生)?「有些事,如果現在不去做,以後就會後悔。」我一點也不想這樣,所以我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認真過活。

《戀夏(500)日》再次教我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也是當我決定跳出來,告訴對方我對他的感覺的時候,就已經不斷告訴自己的),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對方,或者改變對方與自己的差異:就是因為那些不一樣,才會讓彼此覺得吸引。 

僅以本文獻給我在乎的那個人(我知道我如果洩漏你是誰,你一定會殺了我):無論如何,我很高興能夠遇見你。You are the Best ever happened to me.


最後附上本人照片做成的《戀夏(500)日》海報: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麥可傑克森未來的未來演唱會電影》Michael Jackson's This Is it

麥可傑克森前後來台開唱兩次,我都沒有參加(其中有一次場地離我家好近)。對我來說,他的表演無懈可擊,但也是充滿了台前幕後精密計算的結果。他很清楚何時該讓歌迷尖叫,哪些情節可以讓歌迷哭泣,或者該做什麼可以讓歌迷把他當成神一樣歇斯底里。

我尊敬、喜歡他的才華,但我想看到的是,一種比較真情流露,而不要太多精密計算觀眾反應的演唱會。很可惜的是,這個願望,直到他過世之後,這部記錄演唱會彩排過程的電影,才算還原了一個面貌。

就像電影宣傳標榜的,「如同你未曾認識過他一樣」。這是一個,在沒有全部煙火、特效、燈光等等加起來之前,在舞台上最簡單卻也是最有魅力的麥可傑克森。因為他的才華真的不需要那麼多的包裝,就算是彩排也已經是火力十足了。

不過電影也提醒我們,因為這場演唱會從未舉行,所以麥可其實對於這次的演出有些滿突破性的概念。首先,他會拍攝一些3D的立體電影片段,當作過場(所以參加演唱會的觀眾,理論上要戴上立體眼鏡體驗之後,麥可才會跳出來唱歌)。因此〈Smooth Criminal〉、〈Thriller〉都有3D立體短片當作演唱會的前導影像,這些重新拍攝的影像若真的能在演唱會舉行時播出,觀眾反應的神奇一定可想而知。

這也就是為何整場演唱會,舞台背後是一個大型的LED螢幕,螢幕最底端則是向兩側延伸的弧形樓梯。在螢幕的最中間,則是一個斜坡,直接通往舞台最中央。你可以想像麥可如何在3D影像切換時跳出來唱歌。

電影本身還收錄許多彩排過程,有趣的是,觀眾必須自行想像許多沒有發生的效果,若真的發生時會如何。他們可能是麥可與工作人員的討論,或者一些輔助演唱會情緒的影像片段,甚至你會發現麥可其實對如何讓歌迷尖叫有一定的想法(公式)。他知道自己出場後不該立刻唱歌,要以「靜止」的方式讓大家尖叫、吶喊,或者他知道何時音樂該隨著手勢放出音效,會更有力道。經過他這樣的細部調整之後,果然一首歌的面貌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這場演唱會,本來是麥可本人的想樣,但是因為主角辭世沒有舉行,收看這部片的觀眾就只好自行想像了(觀眾自身的想像力在看整部片時扮演很重要的功能,因為想像力才是最棒的特效)。想像在一個全部漆黑的舞台上,只有一展聚光燈,然後麥可走入聚光燈,音樂響起,他開始唱〈Billy Jean〉,那會是多震撼的場面!

電影做到了,讓眾人的焦點回到舞台上、認真投入唱歌、舞蹈的麥可,也回到那個我們認識的、沒有什麼負面新聞(雖然有些負面新聞也真夠匪夷所思),只有渾然天成的才華洋溢,還給他一個在表演舞台上的真正發揮的空間。 

此外電影也捕捉到幕後工作人員真情流露的一面,無論是在台下跟著麥可彩排、一起投入歌唱的舞群、合音,甚至身兼演唱會創意總監一職的本片導演Kenny Ortega,還有許多「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鐘」的動人彩排。這些跟麥可一起投入演唱會籌備的工作人員,真情流露的那一面,是電影最真實的情感(當時大家都沒想到,演唱會居然會在最後一刻因主角的過世,從此無法演出)。現在看來,這些情感不只動人,也更讓人唏噓。

而我非常喜歡的,則是電影一開始演唱會徵選舞群的那個片段,舞台上站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跳著麥可的招牌舞蹈,傾力逐夢的全力以赴。一位來自澳洲的舞者說,「當我知道麥可要找舞群,下一件事情就是我跳上飛往美國的班機」,如此的熱血!麥可啟發了世人追夢、逐夢的熱血情懷,但我自己也暗自納悶,還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也能像他這樣義無反顧、不計一切地前進。

我真希望可以早點找到。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時尚惡魔的聖經》The September Issue

記得《穿著Prada的惡魔》上映的當年,跟影評人王志成激烈辯論,為何此片不能擠入年度十大。他的理由大致是說,梅莉史翠普扮演的米蘭達,只是一個工作上跋扈的人,並沒有解釋為何此人可以能夠跋扈到大家都動不了她的程度,卻沒有解釋她的專業背景素養從何而來可以位居此等高位(除了一場解釋藍色毛衣的那場戲說明了她對於時尚演化的滾瓜爛熟)。

還有,王志成的理由,也包過他本人曾去國外雜誌總部上課受訓,知道雜誌編輯的過程不可能像電影演的那樣誇張。

所以我們需要《時尚惡魔的聖經》這部紀錄片,因為它完全證明了,王志成當年講的那些理由,就算在現實中也不會存在!

沒錯,這部紀錄片就是以美國《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為主角,敘述如何編輯2007年的九月號。九月號為何如此重要,看得出一個總編的功力?電影沒有說的是,其實九月號就是秋冬新裝、換裝(不只服裝界,化妝品也是)上市的時候,因此九月號的成敗,不單是宣布當年的秋冬裝趨勢,就雜誌的廣告收入來說,時裝界、化妝界廣告多寡,也取決於業績的多少。所以當電影最後,我們看到在雜誌封面上印上「有史以來最厚的一期」,就曉得九月號非常的成功,因為廣告很多、所以才會變成史上最厚!

電影雖然是紀錄片,告訴我們九月號如何形成,但有解釋哪些內容如何取決嗎?沒有,Anna Wintour不喜歡的時尚照片,就是不用,不需要理由(就算執行的編輯如何對著鏡頭替自己的心血辯護,但我們就是沒有聽到Anna的理由)。Anna可以這樣做,因為她是總編輯,權力最大的人物。權力從來不需要解釋,只需要展示;如同米蘭達也從來不解釋「老娘為何可以混到這個位子」,她只需要皺眉或淡淡地說「就這樣了」來展示她的權力(然後讓底下的人忙到人仰馬翻)。

紀錄片本來是Anna Wintour想替自己辯護,「我不是梅莉史翠普演的那個沒血沒心肝的傢伙」,可是相反地,卻在雜誌內容取決的過程中,觀眾看到了她的位高權重。所有的內容就是必須依照她的喜好,再三修改。沒錯,時尚產業就是如此(怪異且才華洋溢的人領導著我們的穿著品味),《穿著Prada的惡魔》也許誇張過火了點,但跟這部片相比,其實也沒有太超過。 

所以我才堅持這部片應該列入年度十大啊,現在終於還我清白了!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G型教主》Brüno

從英國起家的喜劇明星薩夏拜倫柯恩,是一個徹底實踐「方法演技」的喜劇演員。有趣的是,這種理論出身的演員多半是演出嚴肅影片(但最近也改行開始演喜劇)居多,像是勞勃狄尼洛、艾爾帕西諾、梅莉史翠普等人。「方法演技」就是要求演員在扮演某個角色時,要創造出角色的每一個細節、生活等等,以求寫實的演出。所以你會發現上述這些演技派,每部片扮演不同人物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小動作、口頭禪。可能是一個講話時頭稍微歪斜,或者露出不同的目光,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梅莉史翠普在《穿著Prada的惡魔》一片,都已那種輕飄飄、沒有太重的抑楊頓錯的語調,對著她的下屬發號施令(一改大家印象中頂頭上司說話就是要大聲、吼到爆出青筋)。

拿這些演技派巨星的豐功偉業,跟薩夏拜倫柯恩擺在一起,很多人會覺得不倫不類。但薩夏拍電影的手法,就是徹底扮演劇中人的言行舉止,然後用紀錄片的手法全程拍下來。薩夏一方面故意用他飾演的人物,去測試他想惹毛的對象的底線,達到做出「白爛舉動氣死對方」的喜劇笑果,一方面他則故意玩弄大眾對於他所飾演的角色,有哪些刻板印象。

他在《芭樂特》一片是如此,到了《G型教主》更是誇張,乾脆連上片前的宣傳都用劇中人布魯諾到處亮相、闖禍,一整個無法無天。

但《G型教主》還是一部喜劇片,無論有多低級、白痴、刻板印象的成見,通通被他拿來嘲笑、製造笑料的對象。

電影前半部,我們看到來自奧地利、身為時尚秀主持人、只有十九歲的布魯諾,如何在秀場橫行霸道,然後因故被踢出時尚界。他舉手投足,還有滿腦子只想成名的點子,就是一個很標準、但也很膚淺的同志刻板印象。只不過,可能很多人都這樣想過,但布魯諾可是毫不掩飾就對著攝影機說出來了。

為了出名,布魯諾決定跑去美國洛杉磯重新開始,然後一堆好笑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了。無論他想製作的名流訪談節目、效法安潔莉娜裘莉領養非洲小孩,布魯諾一直在拿名流、以及世人對於名流的迷思開玩笑。但隨著故事進展,布魯諾也開始挑釁那些反同、恐同人士。

最噴飯的一幕,就是布魯諾跟人上床玩SM,可是隔天起床找不到鑰匙,全身都綁滿了道具,只好到處求救,這對寶貝就真的跑去路上找救兵,走著走著居然走進了正在反對同性戀示威的遊行群眾中!然後死纏著對方要解救他們(這分明是拿反同人士「拆散同志」的舉動來胡鬧,因不把布魯諾五花大綁的SM拆開,那就無法「拆散同志」;這是這些人分明也是討厭同志到極點,當然不會去做「拆開SM道具」這件事情,所以就不能「拆散同志」啦)。 

然後布魯諾更大膽,發神經地找上反同團體、宣稱同性戀可以矯正的宗教團體牧師,表示他希望可以變成真正的異性戀,不會滿腦子想跟男人上床,就可以展開自己在好萊塢的光明前途。當這位宣稱同志是可以矯正,也說了一堆大道理想要感化布魯諾的牧師,突然被布魯諾冒出一句「你剛剛那番話好動人,簡直就在挑逗我」, 開始坐立難安。然後布魯諾立刻追加一句,「你的嘴唇很性感,很適合替人吹喇叭」,拍到的畫面是:這位牧師立刻抿起嘴唇。

當然布魯諾也真的聽從這位牧師的建議,從事各種可以「矯正同性戀」的活動,但無論是打獵、學功夫、進入軍營、還是參加換妻俱樂部,總是徒勞無功。布魯諾從事每一個可以矯正他性向的活動,但觀眾都看得出來,布魯諾從頭到尾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或總是要想辦法從男人身上吃豆腐),最後甚至在換妻俱樂部被一位波霸用皮帶狠抽,讓他穿著內褲狼狽逃出。不,布魯諾看起來一點也不快樂。

然後薩夏拜倫柯恩安排了最後的結局,徹底惡狠狠地整了這些反同人士。布魯諾以被矯正成功的異性戀人士,出現在保守地區的摔角擂台上,帶領台下許多男男女女一起吶喊「討厭」「仇恨」同性戀的口號。可是他得意沒多久,台下居然跑出一位跟他嗆聲的人,原來此人是布魯諾的前任男友,立刻在擂台上打成一團,台下觀眾全部都熱血加油吶喊,直到打鬥的兩個人突然四目相對,熱吻起來(這時候電影配樂出現了〈My Heart Will Go On〉)。

可想而知,所有的群眾當場反胃,他們從興奮變成噁心、甚至不敢置信,他們對擂台上熱吻熱擁的兩位男士怒砸任何所有你想到的東西,但卻在滿天垃圾當中,兩個男人繼續忘情地卿卿我我(能脫的衣服也都脫了)。

薩夏拜倫柯恩非常清楚身為一個喜劇演員的能耐,首先就是要能惡整自己,然後你才能惡整觀眾。《G型教主》不斷在挑戰每個人的極限(裡面還對中東、黑人都開了玩笑),讓每個人都感覺「不舒服」,只是他的手法跟出發點都非常白爛,白痴到可以,忍不住笑出來。最後他甚至惡搞了尚未通過同志婚姻的加州法院婚姻公證處,用力地去挖掘美國社會對於同志的真正觀感。我從頭到尾都笑到不行,《G型教主》好像一面照妖鏡,把所有那些不該說的、不該想的,通通都照應出來。 

剩下的問題是,我們自己該反省跟想清楚,為什麼這些事情,會存在這社會當中?

追加:布魯諾在David Letterman節目自己報十大排行榜的爆笑片段。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

麥可貝的續集電影,最糟糕的一點是,他把前集所有成功的因素,拿來加倍(應該說加到數十倍的程度),然後忘記了續集電影之所以要成功,就是故事上的推陳出新。人物要延續、角色要深入,故事要發展,才之所以稱呼為「續集」。但是一個把前集成功元素拿來加倍、放大、然後又加倍的續集,基本上呢,應該稱之為「前集的重拍版」(或者說「重灌版」)。

他導演的《絕地戰警2》就是最好的例子,你要威爾史密斯與馬丁勞倫斯的的抬槓哈啦?沒問題,給你更多的哈啦?你要飛車,沒問題,給你更多飛車。你要槍戰,可以,給你更多火力的槍戰。 然而讓這些元素可以成立的故事與劇情呢?幾乎沒有。

麥可貝不是傻瓜,他發現如果要讓大家忽略他的續集電影其實有這種毛病的話,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所有元素拿來,口味加重數十倍。《變形金剛:復仇之戰》就是這樣的玩法,不斷的火力全開、打鬥、各種武器交鋒,然後你就會忘記了,故事其實有很多漏洞(一個續集電影,如果故事跟前集沒辦法連貫,甚至產生矛盾的地方,那不能算一個及格的續集電影)。

墮落金剛怎麼教訓密卡登的:「火種源只是個形式。」所以火種源雖然毀了,但裡面的許多知識卻跑到山姆本人腦袋裡面。所以狂派金剛瘋狂地要山姆。但,山姆如果自己就變成了「人肉火種源」,他自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啊,像是變出更多的變形金剛。

而且當狂派金剛把火種源碎片塞入密卡登,就可以讓他復活的話,山姆也可以把自己塞入柯博文胸口讓他復活就得了。何必千里迢迢找啥母體?

然後狂派金剛說,沒有火種源,變形金剛就不能繁衍後代了。所以博派金剛就是冒著寧願整個金剛從此滅族絕種的危機,也要保護人類地球的安全,好讓自己變成瀕臨絕種動物。而且還有一個最有趣的地方,火種源在兩部電影當中,變出來的金剛都是「天生」狂派的(上集結尾的自動販賣機、本集的廚房家電),所以火種源變出來都應該是壞人吧?!而且山姆若是真的「人肉火種源」,他應該摸到什麼金屬、機器也都會把這些物品變成狂派金剛才對。

還有,那些被博派打敗的狂派金剛,下場應該是被拆解、廢五金回收才對(把密卡登丟到海溝生鏽是很好的點子,但不能先拿去當廢五金拆掉嗎)。所以呢,經過這些年下來,地球的鋼鐵價格應該不會上漲。可是柯博文卻是整個好好的,沒人要碰他,所以表示軍方等各路人馬早就預期他會復活(還是想說讓他站著,就是現成的銅像非常省事)?

以及電影最後的沙漠村莊大戰,其實那個場景一直讓我想到第一集人類首度跟狂派交手的那個沙漠小村(麥可貝想不到更好的地方進行金剛大戰了嗎)。我是很想知道柯博文在沙子裡頭打了一場架之後,全身都是沙子,回家可能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除沙子、加潤滑油(就是要彈缸)。

我最納悶的是這次還有一個狂派金剛可以變成美女。奇怪,我以為變形金剛的規則就是變成各種機具、機械,為什麼狂派比博派還要「進化」?

你知道,上述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都是我看完電影之後不斷冒出來的。麥可貝真的很聰明,知道要把續集電影的打打殺殺動作場面拍到一個境界,讓觀眾的大腦停止去思考各種漏洞,但是這樣的疲勞轟炸反而讓人離開戲院後不斷想起許多漏洞。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守護者》Watchmen

如果我們說大多數的漫畫、以及改編的漫畫電影,是一種次文化的展現,那麼《守護者》的野心更大。它不光只是把各種漫畫次文化融入其中,也把整個美國近代史(從1940開始),從政治、國際局勢等等的大環境,觸及暴力、親子、男女等等人性的光明與陰暗面,儼然成為一部考驗觀眾對於各種知識的深度認識的百科全書。

當大多數的漫畫或電影,沈溺在作者虛構的時空當中,這部片卻反其道而行,直接把虛構的人物放入歷史當中,甚至扭曲真正的歷史(有如《阿甘正傳》那樣的作法,卻大膽地更前進一步,鋪陳出一個完全不符史實、卻有大量真實人物出現的時空。像是尼克森總統、國務卿季辛吉、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華、專拍名人的攝影師安妮萊波維玆等等,分別讓不同的演員扮演)。為什麼創作者要「扭曲」時空、歷史?這是看電影時最有趣的一點。

《守護者》從電影的片頭就標榜了這一點,一方面介紹片中虛構的英雄人物們一一登場,一方面讓他們走入許多美國歷史的經典畫面(好比說甘迺迪總統遭到刺殺),達到一種「以假亂真」的效果:用虛擬的人物,扮演真實的歷史。加上劇情發生在1985年,光是重溫那個年代的許多產物(例如有一幕主角們在講話時,背後的牆上出現的卡帶收錄音機,以及所有80年代的穿著打扮、髮型、化妝的風格),還有相關的時空背景,讓這個創作觀點不只是「看歷史」、「虛構歷史」、而是「過了20年回頭去看歷史」,看看現實當下的我們,到底這些日子過去之後,能有多少的長進。

即使創作的動機非常的大膽與前衛,但是《守護者》在表現的形式上,卻回到的漫畫本身最早的初衷,也就是「偵探推理故事」。「DC Comics」出版社的「DC」,就是「Dective Comic」兩個英文字的縮寫,因為最早漫畫誕生的時候,主角們都是扮演偵探的功能,去查案、找到兇手,當然這過程都會善用每個漫畫人物不同的超能力。《守護者》電影從頭到尾,也是如此,從一個角色慘遭謀殺,進而去追查一樁大陰謀。現在的漫畫電影絕大多數都是「好人把壞人打倒」,然後就天下太平了,可是《守護者》卻完全不是如此,一方面遵循最傳統漫畫的架構,一方面卻不斷地在挑戰各種漫畫本身的公式。

我們可以從劇中五個人物的設定,看到《守護者》如何想要向各種漫畫前輩致敬。「笑匠」很明顯地就是跟《蝙蝠俠》的「小丑」致敬的角色,因為他「以正義之名,什麼齷齪事都幹過」,卻依然以一個「正派」人物自居,然後以玩世不恭的態度理直氣壯。「曼哈頓博士」很明顯地,跟《綠巨人浩克》一樣的,他們都是在實驗過程中意外暴露在輻射中,導致身體起了變化,只是浩克不願被國防部所徵收,但「曼哈頓博士」卻願意跟軍方合作。「智謀者」讓人想到《蝙蝠俠》的主角布魯斯韋恩,都是闊綽的富豪,而且擁有各種發明,以天下為己任。「夜梟」對於許多事情,不願意走破壞體制的非常手段,讓人想到《超人》的克拉克肯特,特別是兩個人平日的眼鏡都是那種大大的鏡框。唯一的女主角「靈絲」,當然是集各種漫畫英雌於一身的,性感的制服、俐落的身手,奉母命繼承打擊犯罪的家業,卻又有感情的困擾而苦於無法活出自己。「變臉羅曼」則是主張「以暴制暴」,堅持要蒙著臉才能行動(雖然他沒蒙臉也一樣俐落)。透過這五個完全不同的人物,當電影一邊在交代他們的身世,一方面也把整個虛構出來的龐雜時空背景,做了前後的連結。


所以電影一方面有大的危機(美蘇核戰迫在眉睫),但每個人物又有自己的小危機,無論是中年危機、母女的不合、感情的同床異夢、或者覺得自己越來越跟世界疏離,透過這些危機,把每個角色脆弱、黑暗的那一面,又呈現出來。而這些危機看似毫無關連,原來都環環相扣。大部分的漫畫電影,都把危機「簡單化」,主角只需要發揮超能力,然後就能解決;但《守護者》恰好顛倒,把所有的危機都最大化,主角們彷彿在為世界而戰,其實卻在替自己的生存而戰(特別是監獄暴動那場戲)。以致於電影的主題龐大,但子題異常豐富,即便是主角的性愛戲,都充滿了弦外之音(他們必須拯救受困火場的民眾後,對自己的能力與信心提昇、也才覺得彼此異常性感,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守護者》不斷地旁徵博引,但最後回到一個非常現實與殘酷的問題:「美國夢的實現。」(事實上,這部片不停地告訴我們,劇中很多英雄人物鏟奸除惡,得到社會的崇拜,理當說是一種成就感、另類的美國夢實現;但這些成就感,卻完全無法解決他們自身的種種問題,他們被困在「英雄」的框架,或者昔日的美好歲月中,無法面對現實,只能逃避、麻痺自我)電影的結尾是有趣的,主角們打倒了反派,但卻得「誓死」不能說出真相,因為這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唯一方法。大眾必須活在「善意的謊言」中,才能有真正的和平。於是,觀眾看到受到攻擊的城市,在財團公司的投資下重新興建,而人們也享受更新的能源。

是的,一個光明而美好的未來。但建築在謊言上的光明未來,可以維持多久呢?這才是電影拋出去給觀眾思考的問題。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黑色星期五》 Friday 13th

雖然覺得好萊塢這一波「重灌」(現在稱之為「Reboot」,而非「Remake」)許多經典恐佈片有著太多的不必要,但2003年的《德州電鋸殺人狂》還挺好看的,所以同一位導演Marcus Nispel執導的《黑色星期五》,讓我決定買電影票去戲院朝聖。

《黑色星期五》當然就是原版的《十三號星期五》,這算是我頭一回在戲院觀看此系列的影片(《星際公敵Jason X》、《佛萊迪大戰傑森Freddy Vs. Jason》應該不算在內吧)。原版我只看過第一集的錄影帶,記得在1990年暑假去美國遊學,整整一個月的每週五,宿舍放映恐怖片給學生在大廳看,當時打頭陣的就是《十三號星期五》。看恐怖片,特別是主角也是青少年被怪物、殺人魔追殺的劇情,成了美國青少年共同的記憶與娛樂之一(所以當1997年《驚聲尖叫》出現的時候,特別在結尾把這種集體看恐怖片的次文化寫進去,當時我看了好樂啊,因為我真的有過這種生活)。

把整個系列「重灌」的《黑色星期五》,果然在劇情上有比較緊湊些,一口氣把原本分散好幾集有關反派主角傑森的身世,通通說的比較詳細。但除此之外,《黑色星期五》與2003年的《德州電鋸殺人狂》相比,更回到「恐怖片屠殺青少年」的次文化本身:那就是殺、殺、殺。

影片把所有狂歡、做樂的青少年都安排了很慘的死法(看各種死法已經成為這種電影的額外樂趣,《絕命終結站》更把這種樂趣發揚光大),特別是享受性愛、或者露兩點的女生死的都很慘,基本上非常符合《驚聲尖叫》歸納的「恐怖片生存法則」:只有處女才能活下來。(因此我們可以把反派主角傑森看成「禁慾主義者」,只要想炒飯、做愛的人,通常都被他殺的很慘。也因為這個觀點,《魔鬼終結者》阿諾扮演的機器人,可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傑森,因為他的任務也是要阻止莎拉康納懷孕、生下未來的救世主約翰,劇中莎拉的女室友在跟男友炒飯後,果然雙書遭到毒手,而機器人一路追殺的結果卻導致莎拉懷了約翰,可說弄巧成拙。)。

在這些死法的處理上,甚至是有那種嘲弄、不正經的意味(某些人物的掛點只是為了確保觀眾在收全片看時,會有一定的節奏出現血腥畫面),這也是《黑色星期五》最大的特色:死亡非常容易,死相也絕對淒慘,但死亡本身卻變得一點也不嚴肅,所有的角色遇到了傑森,都是隨手蹂躪一下就掛點了,完全沒有任何對抗、掙扎。因此《黑色星期五》賣的絕對不是被追殺的眾人如何反擊(大部分屠殺青少年的恐怖片,後半部的高潮絕對是看手無寸鐵的主角如何反擊),而是各種死相。

當然《黑色星期五》並沒有一昧地屠殺各個角色,因為這些飛來橫禍的屠殺的確膽顫心驚,但是看多了觀眾都很容易預期,「這傢伙會死」,所以在最後(就是只剩下這幾個傢伙還活著,他們當然不再坐以待斃)還是安排了主角急中生智、絕地反攻。《黑色星期五》一方面對於反派傑森的背景交代順暢而清楚,一方面也「遵從」這類影片的基本精神,讓各種死法充斥全片,達到電影公司所期望的,將這種恐怖片次文化傳承給新世代的觀眾。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移動城市》Push

導演Paul McGuigan(保羅麥格根)是我相當欣賞的一位導演,之前在台灣上映過的作品有《第三者》(Wicker Park)、《關鍵密碼》(Lucky Number Slevin),以及讓人很難想像他會拍攝的科幻、漫畫題材的作品,《移動城市》。

Paul McGuigan作品的風格,就是喜歡反覆辯證「事實的真相」,無論是《第三者》的愛情、還是《關鍵密碼》的黑幫,他們都在苦苦拼湊以及尋找「真相是什麼」「到底發生什麼事」,透過劇中人(還有觀眾)對於真相的執著,來說明人的脆弱(只要得到一點線索就可以如獲至寶),以及對人性的反覆猜忌(可以為了一點事情大開殺戒),來到了《移動城市》,這點還是沒變化。即使是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士,他們還是得在各種威脅利誘下奔波(而特異功能往往讓他們活的更辛苦),只為了找出「謠傳讓可以讓整個江湖翻過來的一個手提箱」。

但是Paul McGuigan特別的地方,就是在自己的作品當中,注入他對於類型電影的熟悉、元素。例如《第三者》充滿了每個主角不同的說法,但終究還是一部愛情電影,這是觀眾一邊看、一邊猜的時候,還是不會忘記這裡面許多浪漫的一面(
那些以及對照愛情的人性陰暗面)。在《關鍵密碼》,我們看到更多黑幫電影的元素,無論是各擁一方的大哥、保鏢,還有諸多江湖規矩,在黑色喜劇的元素中,一層層揭開讓人拍案叫絕的峰迴路轉。

至於《移動城市》,雖然劇情怎麼看都是「一群特異功能的人,在城市展開決鬥」,但他還是很巧妙地找出類型電影的元素,在裡頭發揮。不,我說的不是那些科幻電影、或者漫畫電影,甚至跟《X戰警》那種各路特異功能人士的火力全開還扯不上關連的。



在這部片中,他發揮了最好、也最有趣的類型電影元素,就是香港電影,港片!

沒錯,《移動城市》的故事背景發生在香港,Paul McGuigan的鏡頭也就真的帶領觀眾,深入香港那些最具有特色的高樓窄屋、人群雜沓的市場、川流不息的大排檔,還有茶樓、甚至鶯鶯燕燕的夜總會。在幾個俯瞰香港景觀的鏡頭運用上,這簡直比港片還要港片,深入了香港人的生活。(只是我們有多久沒在港片看到這些了?打從《無間道》以後,我就很少看到主角會走到香港街坊巷弄裡頭的電影了,那是以前我們最能認識香港的方法。現在都只剩下合拍片,所以顧名思義都要在大陸拍攝)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要把一個特異功能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香港?等到劇中人開始以「特異功能」互相戰鬥的時候,你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港片最擅長、最拿手的「巷戰」!只是這回沒有子彈,劇中人各自以「發功」的方式,把敵人瞬間猛力推出,或者以無形的保護罩把子彈硬生生從眼前彈開,然後你才發現,哈哈,《移動城市》原來是一齣穿著時裝的武俠電影!那些特異功能,不就是「千里眼」、「內功」、「掌風」,還有被視覺化的神醫、讀心術等等,儼然就是武俠電影當中最常出現的高手過招!



Paul McGuigan一口氣在這部片玩弄了兩種港片最拿手的元素,第一個是「改良版」的槍戰,第二個是「改良版」的武俠高手內力發功,然而這些視覺上的元素最後又能回到他所擅長與拿手的,也就是「真相」。劇中人該怎麼面對挑戰,闖過壞人這關?在一個特異功能人士到處遊走的地方,編導如何自圓其說這些人「也有凡人想像不到的弱點」?《移動城市》有一個很聰明也很清楚的交代。

Paul McGuigan曾在訪問說過,王家衛的電影給他很多拍片上的啟發;但這回,Paul McGuigan才真的給香港電影工作者一個大大的啟發。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

趁著奧斯卡熱潮剛來襲,很多有得到提名、卻(運氣不佳)沒得獎的好片還在上映,我跑去戲院看了《請問總統先生》。

非常的好看!

這部片敘述一個英國來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David Frost,想盡辦法要訪問因為鬧出「水門案」而辭職下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展開了一段「媒體VS政治人物」的拉鋸戰(但我會用「探戈」來形容這兩個人的攻防戰)。這段訪問被後代歷史學家拿來「檢查」或者「回顧」「水門案」始末時,佔了一席之地。你可以在這個官方網站上,看到當年訪問的片段(甚至用iTunes下載)。

我要說的是,其實被找來飾演兩位主角,David Frost與尼克森總統的兩位演員,跟真人其實一點也不像(請點此處拜訪電影官網就知道他們有多不像本人),因此作為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這應該是失敗的。然而電影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精采的!他們捕捉到了人物的神韻,更重要的是,把媒體與政治人物的攻防戰的那種微妙之處,詮釋的非常好。

因為一方面是想藉由訪問鬧出醜聞的總統、好來提高自己在傳播界身價的脫口秀主持人(電影把David詮釋成一個「花花公子」的社交寵兒,包括從倫敦飛到洛杉磯的長途客機上就在把妹) ,另一方面,黯然下台的總統則打算利用這個訪問,來替自己的聲名狼藉平反。

這是一個各懷鬼胎的訪問,兩人有各自的目的,也非常清楚對方的目的:如果讓對方得逞,自己就完蛋了。是的,媒體與政治人物,只能有一個贏家。

(所以你知道台灣類似「政媒兩棲」是多麼糟糕的一種行為,然而大家卻緘默不作聲,只因這樣可以追求到我們想要的正義。真的嗎?)

在拍成電影之前,這個故事便以已經有舞台劇的版本,導演朗霍華沿用了舞台劇的編劇及主要演員班底,重新以電影的形式詮釋這段電視史上影響美國歷史甚鉅的片段。有趣的是,朗霍華除了在重現當年雙方準備訪問的各種幕前幕後的攻防,還故意讓兩邊的幾位「軍師」,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各種枝微末節,呈現一種「仿紀錄片」的趣味。加上片中所大量引述的各種新聞片段,呈現一種虛擬/真實的跨界手法。

為什麼要這樣?

答案在電影快結束時,透過劇中某個角色的台詞,David Frost訪問的成功,就在於他成功地逼問尼克森,讓後者留露出懊悔、落寞、孤寂的神情,而且被電視鏡頭所捕捉到。那是一種「輸家」的神情,而這個神情是所有媒體、司法制度無法辦到的(尼克森總統在「水門案」得到特赦,所以全身而退,沒有任何司法上的瑕疵)。

朗霍華傳達給電影觀眾的是,20世紀的政治是「傳媒政治」,也就是在傳媒面前(特別是電子媒體的鏡頭前),越能神情自若表現、滔滔不絕者,才是眾人心目中的(政治)英雄。即使當David Frost用精心剪輯的戰爭殺戮片段,質問尼克森對於越戰與出兵柬埔寨的必要性,尼克森反而能講出一堆出兵的道理,佔了上風,完全沒有被問倒。

透過劇中人的解釋,就是一個「表演者」。

David Frost想要藉此訪問沽名釣譽的動機不言而喻(片中他只要出現在公眾場合,或者面對攝影機時,就會自動露齒而笑,顯示出自己最有魅力的一面,說明了此人有多用心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而他也低估受訪者的能力,直到他真正做足了功課,把手上畫滿記號的筆記本丟在地上,他的問題才有如寶劍一般,刺中對方要害。

導演朗霍華雖然在描寫尼克森總統時,把他拍成一個「抵賴大王」的政客(而且很明顯在訪問前做足了功課,比David Frost做了很多很多),但也用不同的角度,拍出了尼克森必須承認自己一輩子都要背負著「水門案」屋點的落寞人性。

我在看這部片時,一直在想,我們該怎麼看待阿扁總統?沒有得到審判就無罪豁免的尼克森,應該可以過著自由的日子、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無辜,但他後半輩子卻對「水門案」三個字耿耿於懷,所有人都在追問著他關於這件事情的始末(如同劇中他的幕僚所言,尼克森在任內做了百分之六十正確的事,百分之三十是在他當下無法知道正確與否、卻必須做出的決定,卻因為百分之十的錯誤,就被大家一棒子打死),就算他出席一些可有可無的場合,也只能說些可有可無的政治軼事來面對台下群眾每個鄙視(甚至輕忽)的態度,所以他才會接受David Frost的提議,讓一個英國來的脫口秀主持人訪問他。

1977年的電視訪問,在2008年拍成電影,歷史的蓋棺論定從來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快。也許真的當下就蓋棺論定了,但那不等於我們退一步看歷史的時候,無法從中看到不同的面相。

這才是本片之所珍貴之處。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沒問題先生》Yes Man

人生是學分制。

只是我們的教育,一直跟我們強調「總分」的重要性。你國文不行沒關係,反正聯考總分加起來有到就好,有分數就可以考上,就有學校可以念(好啦,現在制度改了,已經不是這樣,十八分就可以有學校念)。對,你的英文很破無所謂,反正業績有達到就好,公司就不會對你碎碎念。

於是我們樂於也甘願扮演設個大社會裡面的小螺絲釘,慢慢地遺忘自己究竟「還可以做什麼」「可以有什麼出息」的那些夢想。

然而人生是學分制,不是某樣你不擅長或不感興趣的東西,就可以丟著不管;你丟著它不管,分數沒有及格,就沒拿到學分。於是我們才知道,考試第一、工作認真是不夠的,我們對於感情的認知可能非常的淺顯,我們對於自己生長的環境陌生到一無所知,我們也不可能不在乎地球其他角落發生什麼事情,因為一個金融海嘯打來,沒有人可以倖免於難。

你瞧,人生是學分制,有很多你不覺得該懂、該知道的事情,其實影響著我們,對於自我人生的掌握與追求。

這些跟《沒問題先生》的劇情有什麼關連?有,金凱瑞飾演這位一直對人生許多事物抱持抗拒心態、也對自己失敗的前次婚姻導致對感情的態度消沈,成天無所事事,只能在家看DVD碎碎念這些電影的主角怎麼動作不快一點、好改善他們的處境,卻渾然忘記自己窩在自我的小世界裡頭,悶悶不樂。

然後他開始走出去,對生命各種遭遇與機會都抱持的「姑且一試」的態度。沒人告訴他學吉他是為了什麼,但他快樂地上課(但誰又能說學吉他有壞處呢?);他讓自己去嘗試、去涉入許多以往覺得「我不該碰」「我不要」的事情,然後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

你瞧,人生是學分制。這部片就是在說這個道理。有時我真不明白,許多淺顯易懂的商業片,可是很多人看完了,居然對那些擺在眼前的道理視而不見。

所以我也嘗試許許多多讓我自己頭皮發麻的事情,像是學開車.......。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令我愛不釋手的2008爛片

爛片不見得愚蠢,爛片可以讓我們在一天工作後、筋疲力盡之餘,完全不用大腦地去享受一段愚蠢卻又美好的時光。就像是該吃了垃圾食物,滿足了口腹之慾卻對你的營養一點貢獻也沒有;可是反過來說,生命中友多少事情是真的有營養的?就連電視上的政論節目那樣的愚蠢,但是你會想看重播?你會享用DVD收藏,以便在你快要累垮的時候,給你一種忘卻煩優的提振精神效果?

當然不可能!這種事情只有爛片才能做到,以下就是本人愛不釋手的2008爛片(排名依照在台灣的上映順序)。

10.《移動世界》Jumper
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個擁有超能力的人可以隨意地在地球上移動,然後到處旅行。但是整部片都沒解釋為何種超能力是一種該被「滅絕」「追殺」的,更奇怪的是,你怎麼追殺一個可以隨意移動的人?但是誰在乎!山謬傑克森咬牙切齒地演出片中的「壞人」,然後各種瞬間移動地效果真是太充滿娛樂價值了,特別是把整輛雙層巴士移動到沙漠的那一幕。

9.《第一滴血4》Rambo
其實這是最好看的藍波!一個不再嚷嚷著要改變世界、而是學著接受世界,學著接受自己不過就是一介武夫、只能打贏戰役卻無法打贏戰爭,然後也對世界的鄉愿提出諸多指責與謙卑的史特龍。但我愛不釋手的理由是,「殺人殺的超熱血」(一點也不鄉愿),還有,這部片每個死掉的人都是被「打爛」的,當然有資格充當「爛」片。

8.《孟漢娜3D立體演唱會》Hannah Montana & Miley Cyrus: Best of Both Worlds Concert Tour
我喜歡孟漢娜,但起碼那是在迪士尼頻道上演個少女巨星世界的影集,至於這個需要帶上立體眼鏡聽麥莉唱歌的演唱會實況,拜託,這些歌我都沒聽過,完全無法進入狀況,等於對我唸金剛經!

7.《愛上野豬妹》The Hottie & the Nottie
我有說過我超喜歡芭莉絲希爾頓嗎?沒有。重點是,我超喜歡這位少根筋大姊!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認識她,然後她會少根筋遞給我很多錢!不過我要說的是,我並沒有花錢去看這部片,當時我手上有威秀影城的招待券,所以就決定去看這部爛片。更好笑的是,雖然這應該是一部喜劇片,可是從頭到尾並沒有太多讓我哈哈大笑的地方,然而我最後還是忍不住在戲院笑出來!因為我在笑我自己,「我的媽啊,我居然把威秀的招待券拿來看這部爛片,這真好笑!」

6.《頭彩冤家》What Happens in Vegas
別誤會,這部片超級好笑!但我對它愛不釋手,所以就入選了!沒別的理由!

5.《舞力全開》Step Up 2: the Streets
這部片也很精采,街舞也超級精采,讓我感覺非常的熱血!所有人生的挫折與不幸通通可以用街舞解決!太好囉,終於找到世界和平的出路!

4..《刺客聯盟》Wanted
「子彈可以轉彎」,這還不夠讓人愛不釋手的白爛嘛?我愛這個點子!我已經跟膝關節說好了,下次我們走在路上碰面時,他要用子彈這招對付我,然後我要用《駭客任務》的360度下腰躲過!這樣超正!

3.《神鬼傳奇3》The Mummy 3
整部片就是一個白爛到不可思議、卻讓人邊看邊笑、一整個開心到快要升天的境界啊!到底李連杰拿了多少錢才願意演出這個讓人噴飯連連劇本啊(好險他很有佛心地宣布要息影一年來從事公益活動,我想是為了彌補這部片對於社會造成的「衝擊」)?

2.《女郎我最兔》The House Bunny
既然我都進戲院看了《愛上野豬妹》,你說我會喜歡這部片也就不足為奇了!沒大腦,超好笑,白爛至上!我愛安娜法芮絲!

1.《開麥啦驚魂》Tropic Thunder
能把「讓人愛不釋手的白爛趣味」發揮到極致的,當然只有班史提勒!跟《第一滴血4》相比,這部片簡直把戰爭與戰爭片的愚蠢,弄到一個天才般的境界!幾乎每一幕都有精心泡製的白爛趣味點。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暮光之城:無懼的愛 Twilight

 

Twilight Badge我也趕上了熱潮跑去看這部片!

這算是一部針對女性、青少年去打造的吸血鬼電影,但我不覺得是那麼血統純正的吸血鬼電影。如果說《決戰異世界》是針對男性觀眾所打造的吸血鬼電影,《暮光之城》很明顯地就是針對女性;前者的主角是身材火辣、戲服性感的女吸血鬼戰士,用很多很炫的武打跟機關來營造視覺效果,後者則是一個平凡的、孤單的高中女生,大部分的篇幅來描述男女主角那種彼此吸引、又彼此抗拒的情愫,這樣子有沒有立刻壁壘分明?!

這算是缺點嗎?不見得,因為電影想要吸引的,是不一樣的觀眾族群。如果你把吸血鬼元素拿掉,可以說,作者在創造一個類似《羅密歐與茱麗葉》,透過矛盾與對立的身世來營造愛情糾葛的背景,這樣才有戲可演啊!我覺得這部片最特別的部分,把吸血鬼的元素,全部加以現代化,特別是男女主角在山林、站在樹梢那段,堪稱是借用《臥虎藏龍》的竹林戲,卻巧妙地移植在西方元素當中,十分的成功。

當然作為系列作品的首部曲,感覺的出來,電影都在替後面撲梗,像是印地安原住民的那一部分,就很明顯地在暗示「狼人」,所以可以期待的是接下來的「吸血鬼」大戰「狼人」的爆發(這樣一說很像《決戰異世界》,恰好這部片今年要推出前傳。)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同樣的元素,可以玩出怎樣不同的趣味。

下面是官方預告片(可以看到我講的那些有趣的視覺元素):
Twilight Trailer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