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6日 星期五

《神仙家庭》Bewitched

真不敢相信妮可基嫚推掉了《史密斯任務》,好去拍《神仙家庭》,只因為她覺得自己跟布萊德彼特沒有火花。我承認《史密斯任務》全靠男女主角的強力放電才會精采,但是妮可似乎沒辦法從《超完美嬌妻》學到任何教訓,她竟然繼續在《神仙家庭》繼續扮演「老片新拍」的家庭主婦。

《神仙家庭》的前半部是精采的,是那種意在言外的精采:仙女伊莎貝不想往後只靠法術過日子,因此帶著小黑貓來到好萊塢要自力更生。除了非必要之外,她不用法術。結果感覺人間處處新鮮、處處可愛的伊莎貝,她自然的天真可愛,卻被一位聲勢下滑男星相中,要她參加「神仙家庭」電視劇的拍攝,想利用她毫無演戲的經驗,襯托自己達到眾星拱月的效果。

電影在這邊有很多瘋狂的影射,伊莎貝活脫脫是《魔女宅急便》的翻版,然後聲勢下滑的巨星、想靠美女拉抬自己,怎麼樣看都像在挖苦湯姆克魯斯(我們都知道他最近又使出這種技倆)。加上伊莎貝的巫師老爸,無時無刻在想辦法唱衰,又活似女性無法擺脫的父權箝制。所以當伊莎貝發現了男星的陰謀,決定要活出自己,爭取自我地位,更像她毅然與阿湯哥分手,登上好萊塢一線女星的奮鬥史/動機。

但是所有的好看就沒了,似乎編導的好點子全部用光了,怎麼都無法讓影片繼續高潮。觀眾會察覺沒有什麼新點子可以丟進來的編導,就不斷在玩「重組」「重來」的遊戲,把同樣的事情換個方式繼續說,彷彿攪拌一鍋已經沒有材料可以滾的巫婆湯。最納悶的是,請來老牌影星米高肯恩、莎莉麥克蓮,卻沒有設計什麼讓他們發揮、飆戲的對手戲。就這樣,他們淪為替妮可陪趁的花瓶,偏偏影片前半段對於「踩著別人當花瓶而成功」有很大的挖苦。

《神仙家庭》本來的主旨是說,不用法術、特權,靠自己成功,才是真正的出頭。但是這部片的後半段卻因沒有想法,淨用些偷懶的方法在混,企圖製造火花。妮可基嫚真的該換到經紀人,老替她挑些尚未完稿的劇本。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

「災難片新品種!」,這是我看完《紅孩兒》,腦海突然跑出的一句話。

好啦,這部片當然不是災難片,電影也不是恐怖到極點,但是《紅孩兒》犯的錯誤太過明顯,以至於整部片就被這些錯誤徹底拉走了。拜拜,動畫片;哈囉,災難片。

第一個最大的毛病是,不曉得該在哪些段落使用2D,或者3D動畫。雖然本片交錯使用這兩種動畫技術,但是很不幸的,什麼樣的情節該用什麼樣的技術,顯然沒有經過太多的討論。於是當你看到紅孩兒對著孫悟空丟出兵器,後者很瀟灑地往後一仰──任憑誰都看的出來,這招是在玩《駭客任務》的基努李維──所以你會期待,接下來是一個三百六十度繞著孫悟空旋轉的電腦動畫。猜錯了,結果居然是2D的動畫,還用慢動作畫出紅孩兒的兵器如何從銀幕左側,朝著右側飛去。

妙的是,在另外一個不該用3D動畫,以三百六十度旋轉鏡頭描寫場面的段落,卻出現了這樣的技術:禿鷹繞著火燄山腳下的一座塔,環繞著飛行,然後鏡頭隨著禿鷹一起繞著這座塔,直到地平線的另一端出現前往西方取經的唐三藏一行人。嗯,編導這樣大費周章處理這座塔,想必有什麼玄機,會在後頭的劇情有重要的地位。錯,這座塔也就不過是座塔,沒啥重要,而且在下個鏡頭立刻變成了2D的畫面──那,前一個鏡頭那般大費周章是何故?真叫人無語問蒼天。

至於在劇情的邏輯上,請注意《西遊記》的原著,作者吳承恩在描寫孫悟空所遇到的各種對手,都會安排他們在打架之前好好地叫陣。這也就是為何孫悟空會被金角大王、銀角大王三番兩次給吸走的理由,因為他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就會答「有」!所以囉,《紅孩兒》這部片的武打,也該是同樣的邏輯。除非,紅孩兒要「偷襲」,才不會在出手前叫陣。結果這部片的武打既有叫陣,也有直接開幹,反正所有的人物都隨心所欲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口水與兵器齊飛。

還有一個最恐怖的錯誤,就是牛魔王跳西班牙鬥牛舞,逗老婆鐵扇公主哈哈大笑。我不是反對在《西遊記》的中國故事中,放入其他文化、或者時空的元素。然而,與其讓牛魔王跳西班牙鬥牛舞,還不如讓孫悟空在跟牛魔王對打前,跳西班牙鬥牛舞來逗牛魔王,這樣不是更合乎邏輯嗎?結果不然,所以牛魔王自己跳鬥牛舞,這不就是一種矛盾嗎?更妙的是,這個跳鬥牛舞的牛魔王其實是孫悟空變的,所以鐵扇公主怎麼沒一眼就瞧出,眼前這個「古怪舉止」的老公是冒牌貨?因為真正的牛魔王絕對不跳鬥牛舞,不是因為個性暴躁,而是因為他自己就是條「牛」!

一部電影的錯誤,或者矛盾多寡,其實都不會毀了一部片。君不見《星際大戰》裡頭充滿違反物理定律的科幻冒險,可是觀眾依舊如癡如狂。因此重點不是有沒有錯誤,而是「全劇的邏輯在哪」。《紅孩兒》當然想跟《史瑞克》看齊,學著如何把老掉牙的故事,說出一個有趣味的新意。問題是,《史瑞克》整部片看似笑話連篇,其實都是經過精心算計的,他們只保留了「挖苦」「諷刺」童話故事、迪士尼動畫公式的部份,其餘的就算再好笑,也要捨棄,因此這部片的笑話很多,水準卻很整齊。到了《史瑞克2》,則保留了挖苦好萊塢的笑話,從「遠的要命王國」,到小木偶演出《不可能的任務》橋段,主旨都鎖定好萊塢。《冰原歷險記》都是冷笑話,為什麼?因為故事在冰河時期啊!

《紅孩兒》在努力想讓動畫熱鬧有趣的時候,其實非常賣力,但是卻沒有一個中心思想。幾乎是什麼好笑、有趣,就放進來。但是這些安排有意義嗎?是不是同一個邏輯呢?沒有。因此這部片非常的凌亂、甚至於沒有意義的錯亂(我前面就挑出了牛魔王「不該」跳鬥牛舞卻沒被識破的道理)。更妙的是,當整部片都塞滿了處心積慮的熱鬧情節時,卻忘了交代火焰山怎麼來的: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踢翻了煉丹爐的結果。吳承恩有在《西遊記》寫到這點,齊天大聖來到火焰山是要收拾自己當年撒野種下的因;可是《紅孩兒》賣力搞笑,連「自作自受」如此明顯且重要的教訓都忘了提,真的該被打屁股。

《毒鑰》 The Skeleton Key

好萊塢似乎不是完全冥頑不靈之處,當《七夜怪談》吹起的亞洲恐怖風,被他們加持後橫掃世界各地票房,美國人也懂得舉一反三了。《毒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撇開劇中人金髮碧眼,或者身處紐澳良鄉間的背景,其實這是一部組合亞洲恐怖片元素的電影(因為編劇恰好是《七夜怪談西洋篇》伊森克魯格)。

亞洲恐怖風有什麼特色呢?人物不要太多,最好是以女性為故事主角(這樣子主角比較弱勢,才容易擔心受怕,牽連到觀眾提心弔膽的心理因素)。永遠都要出現一座陰森的宅第,如果這不是劇中人住的地方,就是劇中人要冒險進去解謎之處(想想《鬼來電》《咒怨》)。最重要的是,主角不是乖乖等著被殺、送命,而是要在驚嚇中奮力去解開一個謎團(《見鬼》),而謎團來源往往是一個有點耳熟能詳的話題去改編的(《鬼影》)。主角剛開始不信有這檔事,可是最後在解謎的過程中,也不得不信了(《鬼水怪談》)。

《毒鑰》完全具備上述的特色,不像好萊塢道地的恐怖片《德州電鋸殺人狂》《陰宅》,都難免有血腥暴力的場景,或者是《半夜鬼上床》這類有無法掛點的妖怪。最妙的是,《毒鑰》完全掌握住了亞洲電影恐怖風最強的一個特色,而且加以發揚光大,成為這部片在劇本上漂亮的大逆轉:「主角剛開始不信有這檔事,可是最後在解謎的過程中,也不得不信了。」當然,編導拿混合了法國、黑人等等文化,具備強烈特色的紐澳良來鋪陳這個故事,只能說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就像貞子被關起來的那口古井,伽耶子憤恨難消的那棟和式獨棟房屋,小場景卻能有大發揮。

如果說《毒鑰》一片顯示了好萊塢在恐怖片製作上水準的跟進,其實某種程度該片也反映了這股恐怖風的濫觴。真的,觀眾們已經被各式各樣的惡魔奇觀嚇飽了,沒辦法讓我們帶著陰影從戲院回家,就不算成功。《毒鑰》少了點「邪惡會在你身邊」那種如影隨形的恐懼,也沒辦法《見鬼》那樣在女主角身上挖掘出對於生命意義的深度,只有那種愚弄觀眾的推理趣味。洋鬼子搞鬼,雖有進步,但還須努力。

《金龜車賀比》Herbie : Full Loaded

我真沒想到,我喜歡《金龜車賀比》。

是的,其實這還是部胡鬧的電影。為什麼汽車會有自己的思想,然後怎麼會有自己的生命──這些「反常」的現象依舊無解。而據說,最早想到金龜車當主角的點子,是華特迪士尼本人。不過翻拍的《金龜車賀比》,倒是做了幾件對的事情,讓影片的時代感跟金龜車的風馳電掣一樣有看頭。

第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不是一部「翻拍」的電影。相反地,故事本身沒有推翻以往「萬能金龜車」所做的種種事蹟,這部片是一種延續、傳承金龜車的冒險,觀眾可以看到它以往的光榮歲月。於是劇情不是改寫,可以被看做以往種種事蹟的延續。

第二個,則是劇中主角變成了女性。想想看,不要說「金龜車」系列電影,任何的一部賽車片,你曾幾何時看過坐在駕駛座上的女性人物呢?沒有吧!但是《金龜車賀比》卻把方向盤交給了琳賽蘿涵,讓她快採油門、衝鋒陷陣,巾幗不讓鬚眉。這當然是一種進步。

於是這部片也變成了一個女性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的自我探索成長。琳賽蘿涵飾演的美琪是天生賽車好手,但是因為父親的反對,她必須壓抑自己的天賦,沒辦法繼承家族的賽車手傳統。如果你把這部片視為「金龜車」在延續冒險傳承的突破與挑戰時,美琪所面對的卻是另外一種她沒辦法順理成章的傳承,所以人與汽車才必須團結起來一致奮鬥,爭取他們想要的。

在「金龜車」系列當中,以往都是汽車比人聰明,或者主角比較遜,要靠金龜車來提醒、化險為夷。但是這回《金龜車賀比》卻不同了,也許美琪有輛神奇到無法解釋的汽車當後盾,但是她還是要動腦筋在賽車場上比輸贏。若是沒有孫悟空的身手,拿了金箍棒也是白搭。

《金龜車賀比》還是一部拍給小孩子看的開開心心的電影,但是這裡頭卻反應時代的進步。更難得的是,開車的女性不再被視為遜腳或者技術爛。即使是主角勝利、贏得芳心的公式老套,但是卻是美琪主動親吻她喜歡的對象,你能說這不是迪士尼,或是好萊塢的某種進化嗎?

2005年8月23日 星期二

《機戰未來》

導演羅柏柯恩的電影,題材都脫離不了「早就耳熟能詳」的範圍,但是他總有辦法放進許多新的元素,變成「新瓶舊酒」的娛樂電影,深受新世代的喜愛。如果說,《玩命關頭》是賽車電影的升級版,《限制級戰警》是007的極限運動版,這部《機戰未來》儼然是《捍衛戰士》的電玩版。

可是,等等,我們為什麼喜歡《捍衛戰士》?因為湯姆克魯斯又帥又酷,攝影光圈美輪美奐,F14戰機飆起來震撼有勁,加上好聽的電影歌曲,還能讓觀眾忘記一個只有俊男美女,青春勵志的薄弱劇情。以至於讓觀眾看完電影,會想熱血從軍。

《機戰未來》在特效、火力總總層面,硬是打下了《捍衛戰士》,三個頂尖飛行員加入最新的防衛飛行計劃,遇上了有人工智能的戰機,衍生了一場人類與機器的較勁。但是堆砌的聲光效果,卻不是在替美軍、大美國主義美化;更糟的是,由於政治現實的演變,觀眾再也無法認同《捍衛戰士》那樣單純的價值觀,因此《機戰未來》就只好竭盡所能去「反映」詭譎多變的國際政治,甚至描寫軍隊的官僚,種種體制內的腐敗。

問題是,這樣的題材塞在一部暑假檔的特效軍事片當中,顯得十分的淺薄。跟那些炫目、逼真的飛行效果畫面相比,這部片企圖討論與觸及的議題,在智力上面遠遠落後人工智能戰機。更奇怪的是,為了要挖瘡疤、製造戲劇效果,劇中角色的正邪立場就不斷地「轉變」,而且是毫無理由的「轉變」,好人壞人都在編劇的一念之間。因為大家都搞不懂正反派是怎麼產生的,所以還真不是普通的驚悚啊!

本來影片在討論,人工智能戰機,能否在戰場上取代血肉之驅,減少士兵在戰場的傷亡?可是連就人工智能戰機,也「突然」變壞人,「突然」變好人。至於戰機為何要壯烈成仁,也沒辦法討論,只能丟入一個俊男美女的結局。《機戰未來》每一幕都比《捍衛戰士》炫上了十倍,卻沒辦法販賣青春洋溢的熱血夢想,更缺乏深度討論現實的本事。嗯,也許我們該發展人工智能的導演,看看能不能改善一下。

2005年8月5日 星期五

《絕地再生》 The Island

沒人會料到《絕地再生》竟然只是半部好電影。

前半部的故事大致是這樣:林肯是住在未來世界的人類,所有人都男女分開,集中住宿管理。他們每天就是起床、吃飯,上工,運動,休閒,無時無刻都有 專人監控管理。沒辦法,因為整個世界已經被化學污染了,住在這個乾淨的「宿舍」是不得以的選擇。生活唯一的高潮是,等待每週抽獎一次的大樂透,中獎者可以 前往世上最後一塊淨土「神秘島」安享餘年。

好吧,其實劇情並不是這樣。這部片的預告、海報,還有所有的宣傳,通通把後半部的轉折提早告知了:林肯等人其實是被蒙在鼓裡的「飼料雞」,他們之 所以不愁吃穿,是因為他們都是複製人。所謂的大樂透抽獎,則是當複製人的本尊需要他們的「器官」時,以此為藉口把他們騙去「屠宰割肉」。

如果一部片的劇情轉折,可以不怕提早讓觀眾知道,表示這部片在劇情的後半段有很多的高潮迭起。問題是,《絕地再生》並沒有。所有的追逐都毫無動 機,一群「傭兵」發瘋似的追著逃亡的男女主角,中間不斷損兵折將,叫人納悶號稱這群專業的傭兵怎麼如此容易,會被兩個沒見過世面的「飼料雞」給打敗?!更 玄的是,這兩個「飼料雞」從出生就與世隔絕,怎麼一下子就學會適應真實世界的生活呢?

這些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勉強可以忽略。因為導演麥可貝不斷在賣弄他最喜歡的部分:飛車,飛車,更多的高速前進的交通工具撞上物品,製造出巨大的撞 擊,捕捉那瞬間破壞的美感。麥可貝為了滿足他的這點癖好,已經在《絕地戰警2》的片尾,模仿了成龍在《警察故事》開場的那段飛車衝下山坡的橋段;在《絕地 再生》,他又巧妙「移植」了《駭客任務:重裝上陣》的那段高速公路追逐。老實講,他拍的也很炫,可是有什麼意義?

因為這樣一來,《絕地再生》整部片就很像另外一種《駭客任務》:基因科技製造出來的生化人,突然覺醒,反叛,摧毀製造者。《駭客任務》還解釋了基 努李維之所以要反叛,是因為這是命中注定,中間的過程是不斷地辯證「反叛與覺醒是否必須」,「被奴役的一無所知會不會比有自我的覺醒還好」。可是《絕地再 生》卻沒辦法解釋,推說這是基因工程出錯。而逃亡追逐戲,更像《全民公敵》已經幹過的好事──其實你把這幾部片的動作戲剪接在一起,會變成一部很好看的動 作短片,有《蘿拉快跑》的趣味。

唯一很納悶的是,《絕地再生》是史匹柏自己挑上的劇本,交給自己挑上的導演麥可貝拍攝。很顯然,史匹柏對於近年自己不在暑假檔呼風喚雨,有其一定 的危機意識。《絕地再生》應該是想走去年暑假檔《機械公敵》的科幻動作路線,問題是威爾史密斯飛車生還後,會有後續調查的動作,找出是誰指使的;《絕地再 生》的飛車,對劇情有什麼影響嗎?死掉一堆手下的傭兵還是繼續不怕死的拼命追,而主角們繼續逃.......。《絕地再生》為什麼會搞砸?就是掛在這裡。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