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7日 星期日

《星際大奇航》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史匹柏讓《星際大奇航》變得好看了!

本來我是完全不對這部改編英文科幻小說的電影有任何期望,因為它很囉唆、瘋狂,英國人的犬儒智慧與嘲諷。要知道,有些時候,精采的文字就是很難改編成一部電影,無論你用多少特效也辦不到。

妙的是,史匹柏把《世界大戰》變成了這種電影,以至於在台灣比它晚上映的《星際大奇航》,一下子就被突顯出那種莫名的優點,無厘頭又神經質的趣味,就算不斷偏離主題的劇情,也覺得很妙。為什麼?起碼當地球被外星人毀滅的時候,就是真的「毀滅」了。不廢話,夠狠。

至之於死地而後生,就是《星際大奇航》的優點,因為一個神經到不行的理由,地球一下就沒了,全人類只剩下意外闖到太空的男女主角。他們搭上一艘被銀河系總統所挾持的超級太空船,被迫跟著這個總統一邊被追殺,一邊到處漂流。他們做了一些愚蠢到不行的事情,慢慢地發現原來這趟漂流之旅,對於主事者來說,原來有其意義。幸運的是,我也看得懂。

光靠鬼扯瞎掰,當然會有叫人厭倦的時候,好險《星際大奇航》的每一個鬼扯瞎掰,都圍繞著主旨:諷刺那些你已經知道的事情。從外星人、星際航行電影、政治、官僚、男女關係、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如果說,《世界大戰》只講「外星人襲擊地球」一件事情,《星際大奇航》恰好顛倒,它是什麼事情都要碰,都要講,野心其大無比,用「破壞規則的方式講解規則」。

題則在於看完電影之後,大概很難描述這部片的主題究竟在幹嘛。可是呢,裡頭有太多亂七八糟叫人噴飯的好笑話,就像周星馳電影總會有那些教人念念不忘的橋段,不斷地被人背誦。因此我猜本片的這些笑話,應該很快也會流傳起來,給台灣的惡搞文化注入新血。

《壞教慾》Bad Education

誰是二十一世紀的希區考克?《靈異第六感》的奈沙馬蘭,《戰慄空間》的大衛芬奇,都以作品顯示出他們的實力。不過現在角逐這個頭銜的人又多了個勁敵,請容我向您推薦:阿莫多瓦。

影片一開始就擺明了阿莫多瓦要幹的好事:虛擬與諷刺最愛造夢、成名不擇手段的的電影圈。青年才俊導演安利奎正在苦思下部片的題材,研讀社會新聞想從中找靈感(嘿,《悄悄告訴她》就是取材社會新聞),然後一位演員伊納修帶著他自己的腳本毛遂自薦。伊納修寫的劇本,敘述變性藝人莎哈啦跟童年愛慕的對象重逢,勾勒起昔日在天主教男校發生的不愉快回憶;莎哈啦不甘被當年被馬諾羅神父侵犯、與真愛無緣,決定把這段故事寫成小說,重回母校找神父算帳,要對方付一大筆遮羞費,以便拿錢跟著愛人遠走高飛。這段經歷,原來改編自他與安利奎的童年往事,自然就獲得安利奎的注意。就在安利奎籌拍這個故事的時候,兩人的愛火也重燃,從單純的導演/演員變成了情侶。但是他們的關係,再度被神父所破壞,宛若往事重演。

《壞教慾》有著最無法用文字單純敘述的劇情,因為整部片處在「某人以小說、或回憶等等倒敘的方式,解釋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這些「戲中戲」的段落,又是隨著敘述人稱的變化,有著不同的版本,於是就不斷對照出各種人性的陰暗面。沒錯,真相總是叫人膽顫心驚,問題是你能想像這些驚悚刺激,卻又圍繞著閃閃發光的演藝事業嗎?你能想像,阿莫多瓦如何從經典雋永的元素當中,轉化成他特有的風格嗎?(《第凡內早餐》的名曲〈Moon River〉,被他加工之後成了一首驚悚之歌)這般的大膽與顛覆,真的只有當年希區考克才幹的出來。他還熟練地用「變裝」技巧,讓劇中主角在不同的說法當中,變換了造型,在正邪的角色間游走。妙的是,片中忽男忽女、亦正亦邪的演員蓋爾賈西亞貝納,完全讓觀眾非常清楚地明白,此刻這個人物倒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就像變性藝人莎哈啦的反串秀一樣精采。

假使《史密斯任務》讓你對布萊德彼特、安潔莉娜裘利的緋聞著迷,《壞教慾》這部片絕對會讓觀眾陷入「這是真的還是假的」的惡性循環思考當中。故事中擺明了有阿莫多瓦導演的經歷,片尾那段欲蓋彌彰的字幕,又將劇本的「真實性」推到最高點。當然,你也知道這裡頭有太多的虛構與加油添醋,不過難以看透的虛實關係,不就是劇中幕前幕後、情慾較勁的那種拔河遊戲嗎?!然而阿莫多瓦多層次又不紊亂的敘事結構,真的是讓觀眾在層層包裹的真相裡頭,有種拍案叫絕的過癮。

比起《世界大戰》,《壞教慾》的劇情起碼聰明了十倍還綽綽有餘!就看你有沒有膽子跟阿莫多瓦過招了。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