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8日 星期日

《感染》Infection

雖然影片無力解答怪力亂神,但我承認《感染》讓我坐立不安了半部片之久。為什麼?

因為這部片再次重現了SARS肆虐的那種恐慌,而且是直接把第一線醫護人員遠在被疾病糾纏的無力感,就活生生演出來了。

在 一間已經財務吃緊、人力吃緊、連醫療設備都出現短缺現象的破舊醫院,醫護人員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收留一些重症病患,因為他們可以在醫院待久一點,好讓 院方多點收入。然而即便如此,醫院還是處在瀕臨崩潰的狀態,天天值夜班的護士長,拿昏迷病人實驗抽血的菜鳥護士,只會欺負菜鳥的老鳥護士,還有脾氣大到不 行的外科醫生,外加癡呆的老婆婆,就這麼又要熬過一晚上。當然,他們熬不過的,因為有個到處沒有醫院要收的病人,硬是被塞到這個早就打烊的急診處,於是所 有崩潰邊緣的一切,都開始瓦解,如同病菌感染一樣。

觀眾很快就察覺,其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一點也不神氣,在現實的諸多條件與限制下,他們 某種程度就是燃燒自己的勞工。護士必須多照顧幾個病人而缺乏休息,醫 生必須決定該多收哪種病人才好賺錢,至於已經住院的病人根本就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在不斷地巡房與各種意外狀態中疲於奔命。然後觀眾也快就知道,為 什麼會有所謂「醫療人球」的現象發生,就是當你生病時,醫院會推辭不肯收留你,因為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已經累垮了!

《感染》不太像是陰氣森 森的《醫院風雲》,更像是身心崩潰的「白色巨塔」,每一個醫生護士的眼神都是絕望的、疲倦的。但是他們卻沒有因此相依為命,反而在 每個狀況發生的當下,爆發出各式各樣的權力鬥爭:醫生VS護士;資深VS資淺;男性VS女性。我相信這樣的狀況,也是SARS期間,發生在當初必須封院的 醫院當中。大家沒有因為災害而變成命運共同體,而是不斷地互相鬥爭,以求自保。

當然《感染》的敗筆也非常明顯,影片在進入怪力亂神的後半 段之後,因為太多可以預期的橋段,不願解釋就胡扯瞎掰、重複再三的驚嚇,以至於影片變成了為了恐 怖而恐怖的血漿電影,與前半段營造出來的環境與人物完全不符。但是在接二連三的恐怖之後,我多多少少終於體會了那些在SARS期間醫護人員的心情,這也成 了本片最大的可觀之處。

《電車男》A Ture Love Story

有時候,一部很精采的電影,回想起來發現只需兩三句話就可交代完畢,但卻讓人看到愛不釋手。如果《鐵達尼號》可解釋為「豪華郵輪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那麼《電車男》就是「遜男追到美女」。幸運的是,這些精采的電影,卻有許多層次的主題,以致於觀眾會在戲院著迷。

對,《電車男》就是一個二十二歲,整天沉迷於電腦、網路、遊戲、公仔的男生,因為意外地在電車上見義勇為,拯救了被醉漢騷擾的美女,爆發了一段勇往直前的追求。而這過程因為透過BBS站,眾網友們的獻策、鼓勵,成就了一段原本條件懸殊的幸福感情。

《電 車男》把原著BBS上的貼文,去蕪存菁之後,又轉化成了影像的語言。除了創造出形形色色留言的網友角色,豐富了這個故事的深度,點出「透過網路,彼此影 響」的宗旨。還在畫面場景的處理上,大量引用了留言文章的「張貼」趣味,觀眾既像是在上網,也像是在看電影。光是這點,就比《電子情書》的湯姆漢克、梅格 萊恩來的有趣十倍。

不過這還是一部日本人精心操縱的商業電影,各種計算好的置入性行銷,不斷在劇情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開拍的電視版與電影版《電車男》,兩邊的主角還會互相客串,害我一直在注意哪個臨時演員會是電視版的主角。幸虧這些商業伎倆,並沒有破壞故事,反而給影片帶來更強的真實性。

網 際網路到底是給人類製造疏離,還是拉近距離?《電車男》一方面看到網路是男主角逃避自卑的場所,但也透過網路得到祝福,勇敢追愛的來源,倒是很值得大家討 論。儘管這是個「遜男追美女」的故事,卻比俊男美女的影片還要動人,因為它讓我們相信了,幸福降臨在每個人身上的可能。

贊助本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