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1日 星期二

《遇見好男孩》 Latter Days




你相信嗎,發行《遇見好男孩》的片商,強調本片是「《17歲的天空》美國版」?!哇,沒想到,台灣電影居然也有優到讓外片必須借助其光環的一天,真值得慶祝。這兩部的確在創作背景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低成本的獨立製作、都是「花心男遇上純情男」的同志題材(花心男是都會族,純情男都是來自外縣市),但是兩部片的類型截然不同,《17歲的天空》走的是偶像喜劇,《遇見好男孩》的野心比較大,一口氣在劇情中處理了好幾種影片類型。

故事一開始就是摩門見習傳教士大衛的旁白,以他的觀點來介紹洛杉磯的花花世界。然後觀眾發現大衛的鄰居,是花心美形男克利斯,他身邊那票朋友打賭,克利斯在兩個禮拜內要讓大衛失身,騙到他的內褲。所以小紅帽就這樣碰見大野狼,我們也開始不懷好意地看克利斯如何把上大衛。好吧,事情是這樣發展沒錯,但是大衛當場給了克利斯難堪,讓花心男突然有了自省的機會:到底他追求的是性,還是愛呢?或者他只是把性交當成取代握手的一種儀式罷了?隨著克利斯的成長,還對比了大衛在面對忠於自我,或者該順從信仰價值壓抑自我的兩難選擇。

《遇見好男孩》的確在深耕同志人物的內心上,有比較多的筆觸;某種程度上,這部片其實在反對那種享樂至上的同志生活──雖然影片也描述了這種生活的多采多姿。花心男之所以轉變的動機,有一大部分是來自做義工認識的愛滋病友,讓他有機會去發掘生命的深度,掌握「如果這就是一生命中註定的那個人」的機會,而不是享受高潮。相反地,影片也有儘管寫實、卻無法擺脫的窠臼,例如純情男的下場就很「孽子」。而這樣的發展,除了讓觀眾更衷心期望他們可以在一起相愛以外,就只有催淚。

《17歲的天空》跟《遇見好男孩》都有很搶戲很可愛的配角,他們出場的時候都讓影片生氣蓬勃,以至於我真想替這兩部片的配角辦場聯誼。他們互相漏氣也彼此加油,遇到最慘的狀況時都以「毒舌」「賤嘴」的方式回應生命的殘酷,陪著主人翁一起哭一起笑。《遇見好男孩》還充分利用每個配角的功能,把原本分散的兩位男主角,有個美滿的結局,實在是可愛到不行。

最後,如果你看過《王牌大賤諜:時空賤諜007》,該片精心設計充滿性暗示、「全裸卻看不到第三點」的歌舞開場,《遇見好男孩》則在遮掩男演員的第三點,超越了前輩的成就。你明明知道他們脫光了、也抱在一起了,可是鏡頭移位與演員的體位,實在太精確,只能偶爾瞥見黑色的體毛,就是沒有穿梆的可能!我滿期待李安的《斷背山》可以跟《遇見好男孩》看齊。


沒有留言:

贊助本blog